央广网上海1月30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韩晓余)今天(30日)上午,2018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推介会在东方体育大厦举行,本次推介会共吸引了300余家社会团体、体育类公司到场参加。据了解,2018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将从1月1日起一直持续到11月25日结束。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的城市业余联赛项目设置将比往年更加多元。在保留项目联赛、项目系列赛和品牌特色赛事活动三大板块的基础上,各板块有所优化。项目联赛数量保持在10项,分别是:五人制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围棋、轮滑、击剑、跆拳道。其中“游泳”为新入围项目。项目系列赛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37+X”项。其中柔力球、足球(五人制除外)、冰球、冰壶等为新增项目。“X”主要针对其他未纳入37个项目的小众体育项目;品牌特色赛事活动由原来的11个调整为“12+X”个。新增了市民网球节、自行车嘉年华和社区健康跑嘉年华,同时将区级品牌赛事活动和行业特色运动会作为“X”增量。
今年的城市业余联赛也对社会办赛和部门、行业办赛进行了区别分类,使得办赛流程更加清晰,社会办赛部分仍沿用招投标模式,广开大门,邀请企业、协会共同办赛。市、区体育部门主要承担服务和监管职责,采取赛前方案审定、赛中和赛后实施评估的方式,加强指导服务。而新纳入的部门和行业赛事(包含区体育部门举办的各类赛事),将通过提前申报的方式,统一纳入城市业余联赛体系。今年,市体育局安排了近3000万元的扶持资金,全部投入社会办赛部分,对成功中标城市业余联赛的各项赛事活动,将根据项目类别和评估结果的不同,分别给予从3万元至80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通过资金引导的方式,运用市场杠杆,引导全民健身服务产业发展。春节过后,市体育局将发布城市业余联赛招投标的具体内容。在市体育局的引领下,部分区体育局也开始拿出优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资源,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社会和市场共同办赛。
同时,市体育局将为城市业余联赛的办赛主体提供更加全面的赛事服务,通过组织成立“三员一团”,即联络员、观察员、指导员和明星志愿服务团,加强与各办赛单位的沟通,协助做好规范办赛和赛事推广工作。在评估的基础上,将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奖项,表彰优质赛事和办赛单位。
此外,城市业余联赛对办赛主体的要求也更加细化。所有中标赛事拥有赛事设计、规程制定、报名费及赛事冠名等权利,而在办赛过程中,需对市民开展项目普及、培训、体验等活动,凡已经施行业余等级国家标准的项目,需在赛事设计及成绩评定上推行业余等级制。
编辑:
林馥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