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2月9日消息消息(记者吴善阳)怎样通过AR技术帮助失忆或记忆力衰退患者重拾记忆?如何利用人眼的视觉融合特性,实现3D裸眼效果?将绿色环保的震动能顺利转换成电能有哪些解决方案?12月6日至8日,由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上海交通大学与杨浦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7首届“诺贝尔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沪举行,来自清华、北大、交大、复旦、瑞典皇家理工大学、乌普萨拉大学等中瑞两国顶尖高校的青年学子参赛。为推进创新创业国际化趋势,促进可持续科技创新技术的发展,大赛围绕“可持续科技创新”的主题,重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科学、智慧医疗等创新创业前沿领域,结合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战略以及全球化创新主导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驱动中国和瑞典高校青年学子在科技创新创业领域的交流碰撞,挖掘科创无限潜能,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共话科技未来发展。
聚焦可持续科技创新为创新驱动发展聚集国际力量
作为诺奖的发源地,瑞典在全球国家竞争力、创新力、高等教育质量、环境可持续等多个领域的排名一直保持世界领先,连续多年高踞欧盟创新能力排行榜首位。本届大赛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聚集了国际力量,,中国瑞典创新创业基地以及瑞典归国校友和企业代表、瑞典知名高校、爱立信与英孚教育等跨国企业的参与也为大赛注入了国际视野。本届大赛将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聚集国际力量,促进国际学术科创交流,联动国际科创中心发展。中国瑞典创新创业基地联合瑞典归国校友及企业代表,瑞典知名高校,爱立信与英孚教育等跨国企业的参与将为大赛注入国际视野,同时,来自瑞典新兴城市的创客也将参与大赛,向中国市场提供科技解决方案。上海交大将发挥其自身影响力和号召力,邀请国内顶尖高校学生,同瑞典顶尖名校学生一起碰撞智慧,角逐桂冠。
本次诺贝尔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为期三天。参赛团队先在2017年全国双创周上海主会场杨浦区长阳创谷进行团队破冰,再前往参观爱立信等沪上创新创业企业,近距离了解产业改革升级典型案例。上海交大则发挥其在中国的影响力,邀请九校联盟(C9)(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顶尖学生,同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优秀科创团队一起碰撞智慧,同台竞技。总决赛共入围中国团队9支,瑞典团队3支。本次大赛获评特等奖项目,将获得英孚教育赞助的课程大礼包、并于2018年暑期赴瑞典隆德大学进行学习考察。瑞典驻上海总领事林莉,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杨浦区委副区长丁欢欢出席决赛路演,为获奖团队颁奖并致辞。
中瑞两国顶尖高校学子同台竞技 创新创业思维深度碰撞
物联网中震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应用:ReVibe Energy 是源自瑞典顶尖理工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一家初创企业。该公司创立之初就致力于解决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用电器供电需求的问题,力求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方法,寻找到稳定、可靠、灵活和环保的电力输出模式。通过其独特且环保的震动能收集技术,该公司的产品通过将在大多数工业生产环境下存在的震动能转换为电能,为客户提供一种能满足其各类传感器及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电能需求的解决方案。
基于视觉信号分解与融合的单屏多通道显示技术及应用:上海交通大学陈远春团队的科创项目《基于视觉信号分解与融合的单屏多通道显示技术及应用》首创基于时域和空域的视觉信号分解与融合技术,利用人眼的视觉融合特性,通过多限定非负矩阵分解的算法,实现对视觉信号的分解与融合,从而在实现单屏多通道显示的基本功能之上,首次为裸眼用户提供了有意义的画面,同时突破了显示设备刷新率对显示通道个数的限制,从而使同一台显示设备能够发挥更大的功能。在信息安全、媒体播放、教育医疗和广告营销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如基于本技术开发的一款信息安全保密系统已在国家保密局等单位投入使用;一屏多显系统也已和京东和和上海视见公司达成项目合作,并在近期推向市场。目前,该项目已以第一作者申请7项专利发明,以第一作者发表5篇论文,与4家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也在今年11月结束的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获得特等奖。
八度阳光太阳能电池创新可柔高效晶硅技术:清华大学的学生创业公司——北京八度阳光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创新可柔高效晶硅技术,打造世界领先的制绒研究中心。八度阳光太阳能电池核心技术是基于N型单晶硅IBC技术革新,以干发制绒与表面处理工艺为核心技术。项目利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 ation,PIII )技术来制绒,将靶器件浸没在等离子体中,在靶上所加一系列负高压脉冲的作用下,离子加速注入到靶中,进行刻蚀。利用等离子体的刻蚀作用,调节PIII技术参数可以实现可控太阳能电池制绒,提高生产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