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上海科学家为科技创新建言

2017-05-31 09:0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5月31日消息 据中国上海网上政务大厅发布称,5月30日是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从此有了自己的节日。5月30日晚,上海科学会堂举办了一场草坪音乐会,“运十”客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等科技专家与上海爱乐乐团、著名指挥家汤沐海联袂献演。在沪两院院士、科技工作者代表近千人参加音乐会。

  音乐会前,记者采访了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院士、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褚君浩院士、全国创新争先奖牌获得团队成员于益芝教授,记录下他们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里的感受和建言。

  陈凯先:科研评价不能“一刀切”

  陈凯先院士表示,我国政府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对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科技水平成为了国际竞争力的焦点,我国已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然而过去相当长时间,全社会崇尚科技创新的氛围还不够,立志长大做科学家的青少年也不够多。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

  在陈凯先看来,我国需要在科技评价、科技管理两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需要不同的评价指标,不能搞“一刀切”。比如,评价基础研究的重要指标是论文及其引用率、影响因子,但对于那些热衷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来说,仅用这些指标就显得不合适了。因此,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亟待完善,这样才能激发各类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他认为,科技管理也需要改革创新,应围绕科研活动进行,而不是相反。过去,管理制度让科研人员把大量精力花在了非科研活动中,束缚了他们的创新思维。随着改革的深入,管理制度应更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

  褚君浩:敢于探索新的科技前沿

  褚君浩院士是一位科普达人,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我国科研人员应更积极地投身引领性工作。

  过去,由于基础薄弱、资金有限,我国科研人员做的大多是跟踪性工作——外国科学家做什么课题,我们也做什么。而今,我们的实验条件已不逊色于发达国家,众多青年科学家也成长起来,所以科技工作者要有更强烈的“领跑”意识,敢于探索新的科技前沿问题。同时,还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力争把新的科学发现转化为核心技术,再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基础。

  他还希望在科技人员考评机制、人才评选等方面,不要忽略科普成果。“论文算工作量、科普文章不算的考评机制,需要加以改进。”在褚君浩看来,科普工作对公务员、企业家、青少年等各类人群都有重要价值。公务员了解科技前沿和科研规律,能制订合理的政策;企业家了解科技前沿,就有可能把资金投向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因此,他呼吁科研人员抽出更多的时间投身科普,也呼吁高校设立科学传播专业,为社会培养专职的科普人才。

  于益芝:建议提高科研人员收入

  于益芝是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该实验室团队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牌。他的建言是,高校科研人员的待遇可进一步提高。“这几天,复旦教授晒工资条的事,成为我们热议的话题。”这名教授的工资条显示,他的月薪是15000多元,实发8000多元。于益芝说,他问了上海交大一名教授,后者的实得月收入也是8000多元。“我觉得可以提高。”

  在科研团队中,技术人员不可或缺。于益芝反映,他们实验室技术员的月薪只有4000多元。“技术员通常是本科学历,这点收入很难让他们稳定下来。这些科技工作者的收入也需要提高。”

编辑: 唐奇云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科研人员;领跑;科研活动;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