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探求上海这五年②】以定力,勾勒一张“结构新图”

2017-05-03 10:15:00来源:上观新闻

  保持定力、克服惯性,五年间,上海经济运行逆水行舟,却渐行渐稳,一张“结构新图”已在浦江两岸勾勒显现。

  万物皆有惯性。更何况,这是一座2400万人口、2万多亿经济总量的“超级大城”。

  过去五年里,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出现L型轨迹,上海经济增速从“8速”到“6速”。对于上海而言,最难的,不是应对速度的下降,而是以定力克服原有的发展和思维惯性。

  “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2013年全国人代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期望。

  五年来,上海转变传统增长思维,抓住了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时机;五年来,上海打消“舍不得、放不下”的顾虑,再次“壮士断腕”,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宝贵空间;五年来,上海厘清经济发展的虚与实,为经济增长去泡沫、降虚火;五年来,上海把握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市场需求升级趋势为导向,在供给侧探求一条改革新路。

  保持定力、克服惯性,五年间,上海经济运行逆水行舟,却渐行渐稳,一张“结构新图”已在浦江两岸勾勒初现。

  快与慢

  认识经济新常态,从重新认识GDP开始。五年前,上海GDP从“8速”掉落到“7速”,增速一度全国垫底。“上海该忧患的不应该是速度。”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说“丝毫不担忧GDP”,并不现实。上海市委提出,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忧患”首先由外而来,来自金融危机的蔓延。在2012年底的市委全会上,与会者谈论眼前的各类挑战:外贸增速处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历史低位,出口严重受阻,跨国企业对次年的发展迷茫……

  对上海而言,这是真正品尝到了转型阵痛的滋味。

  然而,该忧什么,患什么?如果以“惯性思维”担忧GDP,以传统手段刺激经济,或能一时拉动GDP,减少了“忧患”。但更可能的是,让上海经济转型之路变得更加迂回曲折。“谋划上海下一步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并不是看上海总量排在全国什么位置,关键看在国家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位置。”2013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理念引领发展。五年来,上海克服“惯性思维”,坚定地以“忧患意识”审视经济的内在结构,一笔一笔绘出自身的“结构新图”。

  当“忧患意识”聚焦于内在结构,人们便不再为减速带来的“阵痛”所迷茫。这五年的上海,坚定不移地贯彻上届市委提出的减少对重化工业增长、房地产业发展、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投资拉动“四个方面依赖”的方针,曾经作为经济强劲引擎的重化工业拉动作用加快衰退,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持续转移,城市大修大建也在世博会落幕后渐渐放缓……根本上看,是依靠投资拉动、规模扩大的发展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这些正是过去最容易创造GDP的经济领域。

  忧患,带来时不我待、发愤图强的精神状态。五年里,上海抓住经济结构的突出矛盾,在创新发展路途上前行,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伴随“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开始激发。正如改革开放前30年抓住融入全球经济的机遇,这次,上海在经济新常态下,先人一步,抓住调整经济结构的良机。“两种意识”相伴,上海经济在五年中渐行渐稳,不唯GDP论,经济增长反而实现了“降速不失速”。2016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上海GDP 增速均为6.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回暖,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在经济学家看来,大起与大落,都是经济危机的表现,而长时间的稳健,则是步入良性发展状态的重要信号。

  退与进

  最近,世界目光聚焦上海,静待国产大飞机飞上蓝天那一刻。

  这一刻,其实是上海经济结构调整漫长道路上,一个历史性的“变奏点”。沿着浦江,紫竹、张江、临港……直接涉及20多家中外企业、一条跨越二三产业的民机产业链初露端倪。

  纵观今日浦江两岸,以民机产业为代表,经济的“结构新图”已具龙骨:相比五年前,上海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从60%跨越到70%,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和就业人员占比均超过七成,金融、航运、贸易等城市核心功能进一步完善。五年里,海内外知名企业研发中心、区域总部加速聚集,卫星导航、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智能网联汽车、燃气轮机等一批前沿产业从无到有、落地生根。

  龙骨从何而来?经过扩张式的高速发展期,上海土地空间到了极限,资源、环境、城市承载能力都在负重前行。

  绘制“结构新图”,唯有以退为进,再来一次“壮士断腕”。

  上海不是没有过“壮士断腕”。上世纪90年代,纺织压锭,还历历在目。然而这五年的减法,包含另一种挑战:许多减压的产能,不像当年纺织业那样式微,它们仍在产出效益,有的甚至还处在高峰,在GDP中占有相当分量。

  2012年下半年开始,宝山地区钢铁产业结构大调整拉开序幕。五年时间,作为上海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钢铁业加速压减转移。截至目前,上海减少的钢铁产能已逾1000万吨,在目前钢铁价格回暖、利润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新一轮近千万吨产能削减计划又开始实施。

  “此消”,方能造就“彼长”。过去,上海税源有烟草、石化、钢铁、汽车“四大金刚”之说。全市税收结构中,2013年“四大金刚”占比16.4%,2016年下降到13.5%。而在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居民服务组成的“四小龙”,税收占比从2013年的14.8%,提高到了2016年的19.9%。

  从“四大金刚”到“四小龙”,折射出上海经济结构的一次深刻蜕变。过去五年中,上海坚定不移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低收益的落后产能,年均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超过千项。“这几年里,旧动能其实还在发挥作用,但如果舍不得压、不动真格地减,新动能就起不来。”不少经济学家这样说。

  虚与实

  “壮士断腕”,难免带来新旧动能转换期的阵痛。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长的另一面,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全速向前。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依托大工业起飞,即便在十多年前,服务业还是城市经济中一条“短腿”。但过去五年来,上海第三产业每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渐渐发生了重心的变化。

  去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六成,增至七成,当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94.7%。换言之,曾经作为经济支柱的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大幅减少,甚至由于工业产值一度的同比下滑,曾对上海经济增长产生了下拉影响。由此,一个问题引起争议:上海经济结构的转型,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新结构,会不会加大“脱实向虚”的风险,导致经济发展失衡?

  勾勒经济“结构新图”之时,把握虚与实的关系,同样需要目标明确、判断清晰,并在经济环境变化发展中保持定力。经济发展的“虚与实”,不是二三产业简单的二元对立,不能因为二三产业数量结构上的表面变化,动摇了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方向。“发展服务业也好,保留制造业也罢,关键要看能不能提升城市的核心功能。”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

  过去五年里,上海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增长,与上海“四个中心”地位提升密切相关。其中,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信息汇聚,上海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显然,这些服务业都直接为实体经济服务,其自身也是实体经济。

  在金融领域,伴随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金融要素市场集聚、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等进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提升,为实体经济带来强劲助力。同时,五年来,以软件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在上海蓬勃发展,已成为第三产业中增速最快的业态。“互联网+”连接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为实体产业转型升级开启“绿色通道”。从整体看,五年里,上海第三产业高达10个百分点的占比提升,步子迈得大,同样踩得实。这不仅更好地为一地的实体经济服务,还通过功能聚集形成辐射,服务于全国的实体经济发展。

  当然,经济的“虚火”确实存在。比如上涨过快的房价、金融业中过高的杠杆、内部空转的资金等等。面对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与风险,上海不回避、不等待,靠前一步,主动去泡沫、灭虚火,对金融、地产等领域某些方面存在的风险,采取了果断而有力的措施加以防范。

  上海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依赖,逐年快速下降。去年上海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4.5%,比2015年回落4.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在调控影响下,上海楼市“价平量跌”,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高达16.1%,但不论第三产业还是全市经济总量,增速都保持平稳。

  供与需

  “脱实向虚”的风险客观存在,表象在虚处,根源在实体。依靠传统动力支撑的实体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增长活力不足,需求持续萎缩。振兴实体经济,上海对这一目标从未犹疑,但其进程并非一蹴而就。重新把握供求的结构关系,在供给侧探索突围,是上海新一轮实体经济振兴的起点。

  进入经济新常态,市场上看得见、摸得着的需求变少了。相反,越来越多的,是需求升级的趋势。

  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历时两年多研制出了第一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在2014年项目启动之初,谁也不知道“互联网汽车”该是什么模样,只是依稀觉得,互联网和汽车应以某种方式融合。摸着石头过河,反而引领了需求。上市不到一年,这款互联网汽车创造上汽自主品牌成立八年来的销量纪录,打了个“翻身仗”。这便是经济新常态下,实体经济如何振兴的生动案例:从供给侧出发,以创新引领需求。

  重新把握供求关系,小到单一产品,大到未来产业的谋篇布局。

  去年初发布的上海“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保持25%制造业比重”的目标。25%的比例广为人知,而制定这样的目标,是上海制造对自我的重新定义:“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迈进,成为世界级的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策源地,意味着人无我有。这是长期以来模仿、追赶式发展历程中,上海缺少的特质。

  五年时间,“策源地式创新”发展频频在上海出现。初出茅庐的联影医疗,正与美国顶尖研发团队合作,携手研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分子影像设备;“外三”电厂,冯伟忠带领团队挑战颠覆火电设备设计的“251工程”,节能降耗效益令世界瞩目……这些“策源地式创新”,都是从中长期的需求变化趋势出发,在供给侧谋篇布局。许多产业投入巨大,当前却贡献不了多少税收产值,一些企业短期内连盈利都做不到。但它们将上海的实体经济推往高地之上,让囿于全球产业链横向分工的上海制造,向垂直分工的最高端领域迈进。

  从何处去找寻新需求,以何种方式构建“策源地”?上海在重新把握供求关系的过程中,坚持问计于市场,向市场寻求活力。

  五年来,在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变革的过程中,上海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正从冲在市场一线、担任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中走出来,通过简政放权推动“放管服”,转变为市场环境维护和创新供给的服务提供者。

  今年一季度,在上海全社会固定投资数据统计中,民间投资增速高达23.7%,占比高达41.9%。

  春江水暖鸭先知。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这场问计市场的改革,已经呈现出积极效应。

编辑: 唐奇云
关键词: 上海楼市;上海GDP;上海经济;忧患意识;结构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