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是第6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的日子。上海海关联合上海自然博物馆,向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的学生开展普法教育。

  多年来在口岸一线工作中积累的截获物,成为普法教育的生动教具。 

  图为曹敏正在普及蟑螂病媒知识 新华社记者吴宇摄

  海关总署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组组长、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三级调研员曹敏,已与蟑螂打了40余年交道。在他带来的100余只蟑螂标本中,最大的翅长达10厘米,从外形上观察,常人很难想像是蟑螂。

  曹敏对同学们说,蟑螂在口岸被称作“病媒生物”,常常随货船远渡重洋,侵入国境。近年来,国内也有人将其作为宠物饲养,通过网购、邮寄等途径违规入境。他建议同学们“小手牵大手”,向家人、向亲友传播病媒生物知识,减少乃至阻断生物病媒入境乃至传播疾病的可能。

  

  图为叶军在讲解国门生物安全 新华社记者吴宇摄

  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研究员叶军从警惕外来物种入侵、保护中华民族人类遗传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等方面解读了从4月15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一张张来自口岸执法一线的入侵昆虫照片,让同学们直观了解了国门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图为朱雅君带领孩子们制作桔小实蝇标本 新华社记者吴宇摄

  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高级农艺师朱雅君博士带领同学们共同制作了桔小实蝇标本。她说,桔小实蝇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个头虽小,危害却极大。一些同学对桔小实蝇有畏惧心理,不敢动手,朱雅君就一遍遍示范,鼓励大家通过制作标本,提高动手能力,更深入认识自然世界。

  据了解,上海海关近期还与上海市霍山学校等多所中小学校合作,走进学校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一个场面,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让中小学生树立“警惕外来物种入侵”“国门安全生物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和理念。

  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从今年4月15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标志着中国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