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在沪市民谈中运量71路:公交换乘"有点烦" 信号优先"没感觉"

2017-02-06 17:07:00来源:东方网

  今天8时许,记者在中运量公交71路凯旋路站上车,车厢内有些“空荡荡”。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2月6日报道:春节过后,上班族逐步回归工作岗位,上海公交又将重新接受大客流考验。大年初五开始载客试运行的中运量71路公交正持续受到社会关注。东方网记者今天上午体验了一把中运量的早高峰,不过,记者在车厢内并未见到试运行首日的“人山人海”,而是有些“空荡荡”。

  换乘较麻烦 “鱼骨状”线网亟待形成

  “刚休假完回来,今天节后第一天上班,查了下原来的公交线路都改了,只能乘71路上班。”孙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家住凯旋路,在浙江中路附近上班。20年前,孙女士上下班可以选择3条公交线路,包括当时正在运行的202路大站车、127路以及老71路。“都是在家门口就能上车直达单位附近,尤其是走高架的202路大站车,十分方便。”然而,这些线路都逐渐被撤线,孙阿姨目前只能选择中运量71路。

  孙女士可选择的公交线路少了,徐女士的出行也有些难。“我住在天山路附近,原先老71路’一部头’到外滩,现在有点麻烦了。”徐女士告诉东方网记者,如今,自己只能乘1250路到凯旋路延安西路,再换乘中运量71路。更麻烦的是,由于中运量公交站点在路中,因此徐女士得步行到前一个红绿灯路口,再绕行至站点,“原先从家到外滩,最快的时候25分钟就可以到,现在少说也要40分钟”。

  此前,交管部门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最终目标是在延安路形成“鱼骨状”的“主线贯通+支线换乘”的公交线网结构,全线有11组站点可在500米范围内与轨道交通1、2、3、4、7、8、10、11、13号线等9条线路和在建的14、15号线、规划嘉闵线换乘。交管部门表示,将进一步优化线网,使更多的地面公交站能与中运量公交实现换乘。

  信号优先感受不深 发车频次提升明显

  发车班次比老71路多不少,但不少乘客反映,仍未感受到“信号优先”。

  此前交管部门曾表示,延安中路中运量设专用信号灯,将实行信号优先。当延安路中运量公交车离前方路口还有大约8秒的路程时,若此时信号灯即将变为红灯,那么将坚持“信号相对优先”原则,保证中运量车通行。此时,同向的社会车辆也将实行绿灯通行。

  “目前对于’信号优先'没有直观感受,只是不堵了。”赵先生说道。东方网记者在实际体验过程中也发现,中运量信号灯与社会车辆红绿灯基本同步,仅有一次在延安路凯旋路路口,中运量信号灯的绿灯比社会车辆的信号灯早了5秒。

  谈及乘车体验,孙阿姨表示,今天第一次乘坐中运量,感受最大的是发车频率比老71路明显提升,“原先等老71路,20分钟都不来。今天等了5分钟不到就上车了。车也宽敞,还能坐上座位。”

  正如孙阿姨所言,早上8时许,记者乘坐中运量71路公交。虽然正值早高峰,但车厢内乘客却并不多。司机告诉记者,从上周春节过后的2个工作日早高峰来看,客流量都算平稳。此前据公交部门预测,中运量71路每天将承接乘客3万人次。

  车站周边配套设施需改进 建议标识更显著

  东方网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中运量71路车站较长,每个站均有前后两组公交车停靠点。乘客在候车时,往往并不刻意选择其中一个停靠点。但记者留意到,车辆进站时,大多数车辆会默认停靠前进方向前侧的一个停靠点,这就导致站在后侧停靠点的乘客不得不连忙奔向前去。对此,有市民建议,站台的两个停靠点应该有“主”、“次”之分,或者全线车和区间车分别使用不同的停靠点,加以区分。

  同时,由于全程车为前、后门上车,中门下车;区间车为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因此,站台屏蔽门上标识了上下客区域。不过,这一标识不够明显,候车区域一旦客流量增多,很难留意到那几个小字。有市民建议,在地面醒目位置也划分出上下客区域,让乘客更一目了然。

  此外,有媒体曾对乘客乘坐中运量公交中所产生的“翻越屏蔽门”、“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事实上,有“怎么去马路中间的车站”这样疑问的乘客不在少数。对此,市民建议,应尽快完善站点附近天桥、人行道上的引导标牌,可以类似于地铁一样将箭头等指引标识印刷在地上,指引市民安全抵达站台乘车。

  元宵节过后,工作客流和学生客流叠加,中运量公交或将迎来大客流考验。公交部门表示,一旦发生大客流,将启动增加运能、加密班次、临时调度、区间车支援全程车等应急预案。

编辑: 唐奇云
关键词: 运量;71路;市民建议;公交换乘;公交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