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9月27日消息 近日,长城汽车首次对外详细发布了其大禹电池相关技术信息。据悉,大禹电池技术超60项专利将对全社会免费开放。2022年,相关技术将在长城汽车旗下新能源系列车型上全面应用,而首搭车型则将为沙龙品牌的第一款车型。
目前,行业内主流电池多采用NCM(镍钴锰)三元电芯,大禹电池技术有效解决了困扰行业的NCM811高镍电芯安全性问题。长城汽车大禹电池技术总监曹永强向记者介绍:“该技术以‘大禹治水,堵不如疏’为理念‘变堵为疏’,采用‘控+导=通’的核心技术原理,搭建4层5维安全矩阵,采取8项创新设计,包括热源隔断、双向换流、热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温绝缘、自动灭火、正压阻氧、智能冷却等,覆盖热源抑制、隔离、冷却、排出等各项领域,保障电池不起火、不爆炸。”
大禹电池技术结构演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为验证大禹电池技术的安全性,长城汽车进行了同级别最严格NCM811电池热失控测试,严格执行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在大容量高镍电芯、电池包内任意位置触发多个电芯,模拟热失控中危险极限场景。大禹电池技术构建了整包级热失控燃烧模型,实现气流和火流多维度拟合仿真,填补业界空白。同时还颠覆了热失控领域先开发再测试的传统方式,从源头就避免了开发过程中的安全弊端和隐患,从根本上保障了电池安全。而全数字化热失控虚拟仿真,有效掌控电池安全设计结果,全面且高效促进电池安全性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