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

我们进入梦乡

而他们

仍坚守岗位

在台风夜逆风而行

用实际行动为百姓

筑起坚实的“避风墙”!

“一个也不能少!”

“我白天在厂里上班,刚下班到家,他们就撑着伞过来,让我们拿好贴身床单、被套,住到临时安置点。”新成路街道新成村村民张寿友说,他原本打算吃了饭再去安置点,但村干部说餐食也准备好了,心里感到一阵暖意。到了临时安置点,不少村民们已经安顿下来,大家吃着热乎乎的泡面,聊天、打牌,热闹又暖心。

在华亭镇联一村临时安置点,工作人员不仅为村民们准备了矿泉水、方便面等食物,还安排放映了《金刚川》等多部经典红色电影。“这里的条件比工地安全很多,物资也都比较齐全。看看电影,时间感觉过得特别快。”毛师傅说。

面对一些不愿去安置点的居民,真新街道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劝说,耐心做工作。“外面大风大雨的,您一个人在家我们也不放心……”昨晚9点30分,真新街道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张老伯家。原来,张老伯担心家里物件受损,迟迟不肯离去。了解这一情况后,工作人员认真倾听老人的想法和需求,最终,张老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来到安置点。“一个人住在老房子心里还是害怕的,这里有人聊天、说话,感觉蛮好的。” 张老伯说。

在江桥镇新华村,工作人员王佳也曾4次登门劝说一户村民转移至安置点。在他的“软磨硬泡”下,该户村民放弃了“坚守”的计划。随后,在王佳一行的帮助下,这户村民带着随身衣物来到了新华村安置点。“一个也不能少!” 王佳坚定地说。

群防群治,织密社区“防御网”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将防御台风“灿都”的严重性、紧迫性通知到位,营造社区群防群治氛围,昨天傍晚开始,华亭镇唐行村工作人员手持小喇叭,冒着风雨穿梭在农宅小路间,循环播放提前录制好的防汛防台注意事项。“这种形式特别好,华亭本地话和普通话轮番播放,我们老年人听得清爽,新‘华亭人’也宣传到位了。”唐行村村民王阿姨表示。

台风天带来的强降雨给菜农带来了严峻考验。昨天下午,安亭镇方泰村的10多家果蔬大棚种植户被村委统一安置到泰顺社区安置点。76岁的赵德华因外出而错过了统一前往安置点的时间,在独自前往的过程中,他又因为耳背记错了地址,在途中迷路,直到晚上7点也未能到达安置点。接到求助后,泰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立刻找到他,并陪同前往,最终老人被顺利送抵安置点,度过了安全一夜。

在家家户户熄灯安睡的时候,还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社区。菊园新区嘉宏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洁协同社工、网格员、联勤等工作人员在风雨交加时仍在辖区内的7个小区巡逻,逐一排查危房、地势低洼处存在的安全隐患,一圈走下来已到半夜。

风雨兼程,他们拉起安全线

台风带来的降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部分城市下水道出现泥沙淤积的情况。昨天晚上10点,叶城环卫公司环卫工人董杰掀开下水盖,将堆积在下水道里的淤泥一点点铲出来。“下水道一旦被堵,就有积水上涨的风险,必须加紧清理。”董杰介绍,叶城环卫公司成立了5个应急小组,每个小组10人,从早上一直值守到了半夜。

台风过境,风雨还未停歇,今天清晨,还没到上班时间,环卫工人就走上街头清扫街道。“雨后最累的工作就是清扫树叶。”环卫工人严青说,雨水让落叶紧贴地面,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清理干净,为了不影响市民出行,大家在台风天会更早出来工作。

马陆环卫也从昨晚8点开始分成了若干小组进行24小时待命,每隔三小时便出动巡逻,清扫下水口的树叶,保障市民出行。

“这条道路是村民回家的必经之路,我们必须排除隐患。”在外冈镇施晋村党总支书记陈钢的带领下,村干部们纷纷下到村组,顶着风雨到河边重点位置拉起了“彩虹”安全线,防止因道路淹没而导致村民无法辨别道路位置。这条安全线长100多米,由各种颜色的彩旗拼接而成,更方便老人识别。同时,村内也开展了临水区域的夜间巡逻,安排联勤队员对重点涉水区域现场值守巡查,针对危险易发多发区域,联勤队员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水位情况上报至微信群中。“这样家里人晚上回家就安全多了!”看着河边拉起的“彩虹”安全线,村民们放心地说。

抢险,一刻不能耽搁

昨晚,徐行镇小庙村内的多条内河水位突然高涨,存在河水倒灌进村宅的危险,了解情况后,村里的水情抢险巡查临时小分队立即兵分多路,带上水泵前往岸边进行抽水。由于河滩边多是泥泞小道,非常难走,几乎每位队员都摔倒了一两次。

排水时,水泵突然被河中杂物堵住,队员顾洪飞在断电后立即跳入水中。虽然穿着防水服,但顾洪飞全身上下仍被浸湿,顾不上这些,他坚持到把抽水口上的杂物全部掏出来才上岸。杂物清理完,顾洪飞仍没有撤离的打算,而是继续留下作业直至水位下降。到今天早晨6点,临时小分队才结束所有抢险工作。

为了快速抢险,一些社区也根据以往经验总结出了“捷径”。“多亏了这根红丝带,我才能快速找准排水口,短时间内把杂物清除,让水排走。”外冈镇杏花社区工作人员潘虹对昨晚的一次抢险工作记忆深刻。潘虹所说的红丝带,齐刷刷地绑在嘉松北路一侧的路灯柱子上,它们是杏花社区根据以往的防汛经验,为每个排水口位置做的标记。

潘虹介绍,嘉松北路从水产村至练祁河路段大约一公里,有20多个排水口,以往大雨来临的时候,哪怕是配备两三个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的“老员工”也要在水中摸上一个多小时,才能找到并清除堵塞的排水口。“积水之后,树叶和垃圾混在一起,排水口非常不好找,水里泡久了手就麻木了,有同事曾经为此划伤了手。” 潘虹说,台风来临前,杏花居委对辖区内的7个小区和4条道路开展了全面的隐患排查,并为120余个排水口系上了红丝带,不仅方便雨后积水时环卫工人、联勤队员“对症下药”,加快排水速度,也可以在积水时,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避让。

为所有坚守岗位

逆风而行的他们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