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假,各式各样的夏令营陆续登场,嘉定区青少年科创集散地举办的科技夏令营活动受到热捧。从2018年开办至今,该集散地服务学生超过80000人次,越来越多的嘉定青少年在这里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

  四分之一的录取率

  7月19日是嘉定区青少年科创集散地今年暑期第二期夏令营开营的日子,一大早,不少家长领着孩子前来认证。“第一期没有选上,第二期正好有名额空出来了,才通知我们来参加。”普通小学五年级学生周陈涛的母亲陈莉说,没想到集散地的夏令营这么受欢迎。

  “每年报名的学生都有3000多人,但实际能够参与进来的只有700人左右。”集散地相关负责人王晗介绍,今年的夏令营7月12日开始,8月20日结束,共6期,每期5天,按照先报先得的原则录取。“在这里孩子不仅玩得开心,还能了解最新科技,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社交技能,我们家长也放心。”学生家长倪晨鸿说。

  今年,报名系统上线10分钟内名额即被一抢而空。对于未报上名的学生,集散地还会主动为他们推荐其他的科创活动,比如今年暑期和嘉定气象局联合举办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市集、在线编程大赛等,尽量通过不同方式培养学生们对科创的兴趣。

  课程设计精心打磨

  每年暑期夏令营的活动课程都会经过2个月左右的设计和打磨,主题也会从科创角度紧扣时下热点。今年夏令营的主题是“ECO-MET 未来主义科技风潮体验营”,引导学生关注“碳达峰”和“碳中和”等国家战略,同时也关注身边的能源、环境和实际运用等问题。

  吴仇雄是封浜高级中学高一的学生,他和同伴们组队参加了夏令营“熠央智能单车—可调节座椅”项目的策划和技术构想。他们的设计作品可以通过手机APP输入身高等信息,自动调节共享单车的座椅高度。“了解了团队合作以及寻找问题的方法,学到了新的知识。”吴仇雄说,这些收获对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将有帮助。

  “每期夏令营都会设置超过12门的课程,为不同兴趣爱好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政荔表示,夏令营课程强调内容的多样性和知识技能的跨学科融合,每期夏令营都会将一个复杂的项目学习,分解为各个课程主题的小项,老师作为学生探究和反思的指导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运用科技手段动手实践,最终完成项目。

  以今年的夏令营为例,同学们在课程中可以深入了解能源的发展变革史、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并且利用开源硬件编程、积木搭建、数据分析、机械设计、3D建模等技术设计创新产品,从不同技术角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优秀的创意方案。为了激励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今年夏令营还推出了“积分兑奖”,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可用学习积分换取其他课程的学习机会。

  兼顾“集”与“散”的功能

  作为华东地区第一家专门以青少年科创教育为主题的开放式“科技空间站”,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嘉定青少年科创集散地整合高端科技资源,借力优质教育机构,以参与性、互动性、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为主导,以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坚强意志为核心,通过课程建设、赛事活动、特色论坛、师资交流以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等具体形式,为打造嘉定科创品质课程的上海品牌和全国引领地位奠定基础。

  目前,集散地的科创课程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实现小初高课程的贯通。针对同龄段的学生,提供由浅到深、从兴趣启蒙到面对真实问题深度探究的系列课程。从2018年至今,集散地研发了超百门面向小学、初中、高中的科创课程,提供超过54000课时的科创课程,服务嘉定区学生超过80000人次,服务全区70余所中小学校,参与课程培训教师超过400名。

  嘉定区青少年科创集散地的科创教育模式,为解决区域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问题提供了优质的实践性、示范性经验,受到社会认可。2019年,嘉定区青少年科创集散地被区教育局授牌“AI创造力实验室”,获“2019年度嘉定教育突出贡献奖”,成为“全球发明大会(中国)联盟”成员,2021年被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授牌“上海市青少年创新环保实践基地”。目前,嘉定青少年科创集散地的先进模式已在浙江杭州、贵州贵阳等地进行复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