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宁6月30日消息(记者唐磊)在济宁市鱼台县,有一处新建的公园,名为稻改公园。而在公园中心位置,一座雕塑综合体巍然耸立,它的名字叫稻改丰碑。

《稻改丰碑》全貌(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雕塑综合体由高耸的主碑体《旗帜之丰碑》和三组主题人物雕塑《涝洼之痛》《奋起之改》《丰收之喜》构成。雕塑综合体的主要创作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研究院院长胡希佳介绍,《旗帜之丰碑》总高(包括台座)1964cm,《涝洼之痛》《奋起之改》《丰收之喜》三组人物总长度约48米,高约6米,共塑造38个人物,每个人物高度在2.2-2.5米左右,各种场景、大小道具80余件。“碑体造型运用了水、稻、旗等元素符号,同时将‘碑’和提炼后的‘旗’融为一体,使形式与内涵完美统一在一个整体上,以表现鱼台人民心中的‘旗帜’和 ‘丰碑’。”胡希佳告诉记者。

《旗帜之丰碑》(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据了解,鱼台“稻改”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地处湖滨低洼的鱼台连年饱受涝灾之苦。面对如此困境,鱼台县党委科学规划,提出旱地改水田、变患为利种植水稻的战略决策。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领导全县人民于1964年冬大干150余天,一举将涝洼水患之地变成“江北鱼米之乡”,彻底甩掉了“吃粮靠统销、花钱靠贷款、治病靠减免”的三靠帽子。

《涝洼之痛》(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在稻改之前,鱼台十年九不收。当地以种玉米、小麦为主,基本上没有收成,而且到了雨季的时候当地老百姓都出去要饭去了,非常苦。”在创作前期,胡希佳团队对鱼台当时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在《涝洼之痛》中将当地的场景展现了出来。抬头伫望的老人、低头沉闷不语的汉子和相依的母子,表现了人们面对淹没于水中的家园和田地,感到悲痛却无能为力;洪水中驾船而行的人物,反映的是党员干部考察灾情,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组织群众抗击水患的情景。

雕塑综合体一部分(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奋起之改》以多场景和多组人物表现干群同心、艰苦奋斗、治水种稻、变害为利的历程。雕塑将全民投入、设计蓝图、凿石铲土、挖河修渠、打夯筑堤、围堰建站、春播大地等稻改中战天斗地的过程作了艺术的诠释。

雕塑综合体一部分(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丰收之喜》以场景和两组人物表现稻改后鱼台处处稻谷飘香的丰收景象和人们尽享丰收时欢欣的劳动场景。堆积成山的稻谷旁,一老汉高兴地忙碌着,欢天喜地的妇女们边忙着打场,边唠家常,反映出鱼台人民幸福祥和的生活状态;拉粮、推车、扛粮的青年以及那面奖给“增产交粮模范”的大锦旗,不但再现了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还表现出鱼台人民在获得丰收后不忘国家,争交公粮的情景。

  “在制作雕塑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很多当时稻改过程中的事迹,但又不能将现实中的人完全表现出来,实际上我们是综合地展现了那个事件。”胡希佳告诉记者,随着年代的变迁,人物的形象是不断改变的,雕塑里的人物既遵循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也做了一定的艺术处理,“我们在创造的时候就想着要还原那个年代的人物形象。从雕塑中可以看到,里面的一些人物形象按照现在的审美来说并不漂亮,但是他们有属于那个年代的一种美,一种劳动的美。我们在做的时候要求每个人物形象不一样、神态不一样,我们力争想做到这样,现在来看基本上能达到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