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4月15日消息(记者刘颖超 通讯员代福永)高空中的臭氧对阻挡紫外线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地臭氧超过一定浓度后,对人类的眼睛和呼吸系统会产生明显损害,也严重影响动植物的健康。近年来,臭氧污染逐渐上升为仅次于PM2.5的影响优良天数的重要指标。4月10日,“臭氧监测电力指数体系”在山东上线,为臭氧污染指标装上了“电鼻子”。

  据国网滨州供电公司互联网部主任李剑新介绍,这一指数体系从臭氧生成、污染企业生产和臭氧防治三个维度着手,将臭氧及其前体物与污染企业生产用电数据进行关联融合,通过实时监测重点污染企业用电生产排污情况,深度挖掘臭氧及其前体物与污染企业用电生产排污关系,实现臭氧污染指数预测预报更加精准,并随时回溯臭氧污染历史数据,对污染企业的用电水平、错峰生产执行情况等进行在线监控、及时告警、提前预警和灵活分析,协助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在线开展臭氧及其前体物污染防治工作。

  据了解,目前,这一体系已在滨州等地市试点应用,经过数据验证和系统优化后,将全面覆盖山东省16地市、136个区县,对山东省58个省控站点和121个县级监控站点数据及3500余家大气环境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形成线上数据报表及月度监测分析报告,数据接口可通过政府专线接入至生态环境部门,提供实时的臭氧污染监测电力数据服务,并为全国臭氧污染防治提供电力模板。

  以电力大数据监控臭氧污染指标是国家电网公司与生态环境部签署的电力大数据助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战略合作协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家电网公司的领导下,该系统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牵头研发,环科院、国网电商公司、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配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