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适老化”改造是老龄化社会之必须

2017-06-22 16:50:00来源:大众日报
   □齐静

  据本报报道,截至2016年底,山东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057万人,这标志着山东省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公共环境“适老性”程度低等问题不断涌现,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记者采访发现,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还需要解决小区业主难以形成改造共识、市场缺少专业改造团队等诸多难题。

  公交车台阶高,不利于老年人上下车;十字路口绿灯时间较短,老年人无法及时穿过马路;公交站点、超市、医院等公共场所缺乏可供休息的座椅……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建设多是基于年轻人的需要,没有预先考虑到老年人对居住生活环境的特殊需要,这就导致我国公共环境“适老性”程度明显滞后于老龄社会的发展需求。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给楼房安装电梯,还是自费修建“无障碍通道”,都是老年人及其子女的无奈之举。

  实际上,“适老性”公共环境概念源自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提法,即要在室外空间和建筑、交通、健康与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适老性”公共环境不仅能为老年人独立自主生活提供极大便利,也对增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一些发达国家,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民生工程。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老年人急需社会重视,而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正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近些年,我国陆续出台政策文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其中也包括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内容。但对公众而言,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仍是一种新生事物,因此改造中出现资金不足、业主难以形成共识等问题也属意料之中。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当“适老化”改造由一种理念讨论上升为具体实践时,必须要使全社会共同参与进来,促进全社会在理念上形成认同,理解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和自身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绝不是仅靠政府或某些群体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趋势下,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不仅是造福老年人,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应对人口老龄化,全社会都需要一场心理的重建,应当用积极心态、彼此成就的精神,实现社会发展的“求值”最大化。只有每个人都不置身于事外、置身于历史之外,才能让“适老化”改造最大限度地释放善意。

编辑: 林彦银
关键词: 老年人口;中度;“适老性”

“适老化”改造是老龄化社会之必须

据本报报道,截至2016年底,山东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057万人,这标志着山东省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公共环境“适老性”程度低等问题不断涌现,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记者采访发现,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还需要解决小区业主难以形成改造共识、市场缺少专业改造团队等诸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