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朱永华:从大学生“直播卖菜”看创业创新的价值

2017-05-12 15:21:00来源:齐鲁网
   作者:朱永华

  “菜一共7块3毛钱,阿姨,就收你7块钱了啊!”在人声鼎沸的十里庙菜市场,刘鹏扯着嗓门,招呼着来来往往的顾客们。而在他的身旁,三支三脚架搁在菜摊上,上面还架着三台手机,旁边还挂着一台话筒。“直播卖菜”不仅让刘鹏从最初一天只卖三四十斤菜发展到如今每天能卖两大车3000多斤,更因为他的菜价低和收钱“去零头”,无奈之下,一些菜贩还只能跟着他降价。(5月11日《北京晨报》)

  当菜贩子卖菜,是几乎人人不用学都会做的简单小生意,在很多人看来,当菜贩卖菜不但起早进货很辛苦,特别“拴人”占时间,赚的钱最多也只够养家糊口,如果不是就业特别困难,爱面子的年轻人绝不会轻易干起这个“行当”。而大学毕业的刘鹏居然还放弃了很是体面的教师职业,和大叔大妈们“混”在一起当起了菜贩子,着实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然正所谓“知识的力量无穷尽”,虽然也是菜贩子,大学生刘鹏却明显不甘于仅仅做一个普通的“卖菜郎”,他在借鉴和保留传统卖菜方式的同时,却把现代青年的知识和创新意识融入其中,除了用低价和收钱“去零头”体现对消费者的诚实也宅心仁厚之外,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以量取胜的营销策略。尤其是将卖菜通过网络直播这种时尚的传播方式,不但聚集了大量的人气,让卖菜也充满着“潮味”,其实这也是刘鹏独到的创新模式,更是日销量达到3000斤并继续增长的原因所在。

  当一名菜贩子,摆个卖菜摊位也能成为创新创业的起点,这显然是大学生刘鹏选择的人生发展之路,按照刘鹏的规划,他要用“直播卖菜”形成的人气和消费潜力,通过APP终端软件将自己的卖菜生意从线下做到线上,现在卖菜的纯收入也已经达到每月超过2万元,再用“小本生意”来看待刘鹏这位“菜贩子”和以后的发展前景,我们显然也已经“uot”了。

  从刘鹏的“直播卖菜”中,我们悟出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创新的价值,我们眼下的很多“谋生”方式,无论是种庄稼还是摆摊卖菜乃至经营早点小吃,虽说都是很不起眼甚至是社会底层群体赖以养家糊口的营生,在普遍循规蹈矩日复一日的同时,总有人既从这里崛起,又往往不走寻常路,北大学生“卖猪肉”卖出个上市公司CEO,有毕业大学生回乡种红薯,最终“种出”一个地方的生态农业园。追寻他们的足迹就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创新中走上快速发展之路。起点虽低,可供创新的发展之路却无处不在。

  刘鹏的“直播卖菜”也给很多好高骛远的大学毕业生上了生动的一课,传统小生意非但不拒绝创新模式的融入,反而更迫切需要创新,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创业的起点有高有低,但发展之路乃至最终将要达到何种层次,则取决于创新意识的强弱,没有创新,“老干妈酱菜”今天或还还是市井街头的一个小摊点,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或早已经淹没在农贸市场的摊贩之中。刘鹏的卖菜摊位更不会受到社会关注乃至登上媒体。有创新,可能会走弯路,但弯路越多,离成功也就越近。没有创新,看似平坦的阳关大道,但也只能是步履蹒跚,注定不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这既是创新价值的体现,更是刘鹏“直播卖菜”给我们带来启示与领悟。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编辑: 林彦银
关键词: 卖菜;网络直播;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