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从保温箱回到父母怀里 这对“熊猫宝宝”挺了过来

2017-12-06 09:47:00来源:成都商报

  在保温箱里插着导管的两个孩子

  出院回家的两兄弟

  12月5日,李芦(化名)发了一条视频,感慨道:出院近20天,两个孩子的体重一天天增加,之前准备的帽子,终于不会老掉了。原来,李芦和老公周同先(化名)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成功怀上了孩子,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双胞胎大宝小宝只在妈妈肚子里待了6个多月,出生时体重分别仅有980克和1080克,这是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接收的孕龄最短的双胞胎。

  “皮肤就像果冻一样(嫩),都不敢碰。”住院70多天,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经历了温度湿度、呼吸、营养等重重难关,这对被医护人员亲切地叫做“熊猫宝宝”的双胞胎的体重,分别达到了1910克和2004克,每天的奶量达200多毫升,符合出院标准。终于,大宝小宝从新生儿科的保温箱回到了父母的怀里。

  “熊猫宝宝”约成人巴掌大小 皮肤呈透明胶冻状

  9月7日下午,在产科讨论学习的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韩彦青接到了产科通知:马上有一对孕龄仅26周多的孩子要顺产出生了。韩彦青心里一紧,26周多的双胞胎超早产儿,新生儿科还是第一次遇到,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医护人员,都是一道非常艰难的“坎儿”。

  “马上就通知科室做好接收准备。”韩彦青知道,对于超早产儿,温度是第一道难关,随即让助产士调高产房的温度到28℃,带着保温箱、简易呼吸支持设备、氧源,韩彦青和一线医生郝静梅、住院总朱靖守在产房。晚上8点40多分,双胞胎先后顺产,但孩子没有哭声,浑身青紫,紧急复苏后,终于听到了孩子微弱的哭声。“小宝出现了窒息,还好抢救过来了。”

  没敢松口气,插管、呼吸支持、用保温的塑料膜包裹避免散热,不到20分钟,完成初步工作,韩彦青和同事通过紧急通道,将两个孩子转移到了新生儿科。此时,新生儿科已经准备好了床位,保温箱温度湿度已调试合适,床旁呼吸机等设备准备到位。

  一出生就面对生死难关的超早产儿双胞胎,器官刚刚成型,体型比成人的巴掌大不了多少,皮肤呈透明胶冻状,薄如蝉翼,全身皮肤青紫,不能自主呼吸……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把这对“难兄难弟”亲切地叫做“熊猫宝宝”,“因为来得太不容易了。”新生儿科护士长何婧说。

  小心呵护 看护时声音要比空调声还低

  超早产的新生儿,对周围环境分外敏感。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叶飘介绍说,孩子脑部发育不全,比头发丝还细的血管很脆弱,哪怕是稍高分贝的声音和稍强的光线,都可能导致颅内出血。因此,医护人员在检查、看护时,声音要比空调声还低,做护理时,动作要准确、轻柔。“暖箱是全遮光的,检查护理的时候要从旁边打开一个口子。”何婧说,比如说给插管的孩子吸痰,就要做到压力最低、动作最轻、时间最短。

  保温箱里模拟子宫温暖湿润的环境,湿度要达到80%、90%,从外面看,保温箱里就是一片雾气,这增加了看护监测的难度。不仅如此,大宝小宝的用药、补液,剂量需要精确到0.1毫升,“少了不够,多了会增加心肺负担。”韩彦青说,一线管床医生每天需要精确地计算孩子摄入液体的剂量。

  为了避免孩子颅内出血,前3天,都需要保持头正中位,“就是脑袋不能偏斜,双手贴着身体两侧,哪怕是侧身的时候,也要保持这个姿势。”叶飘说,护士们用两个医疗手套,装上温水,交叉放在孩子脑后固定,“一旦偏动,都可能导致孩子的血管回流不好。”

  肺部功能不好、窒息,血糖、血小板波动,每12小时监测排尿量,新生儿科的五六个值班组组长负责大小宝的看护监测,每一点情况波动,都牵动着大家的心。

  “出生第二天,我们就用初乳给孩子做了口腔涂抹。”何婧说,母乳本身的自身免疫活性成分能给孩子提供免疫保护,但插管的大小宝还不能经口喂食,护士就用棉签头沾着初乳,涂抹一点点到孩子的嘴巴里,同时,也经胃管每4个小时喂食少量母乳。

  “袋鼠护理” 趴在爸妈胸口裸露的肌肤上

  周同先和李芦第一次抱到大宝小宝,是在他们出生一个多月以后,何婧告诉他们,孩子的情况好转,考虑进行“袋鼠护理”,也就是爸爸妈妈每天躺在躺椅上,将孩子放在胸口裸露的肌肤上安抚,就像袋鼠爸爸妈妈将小袋鼠放进育儿袋里一样。“国外有数据证实,这种皮肤接触是有利于孩子的恢复的。”何婧说,实际上,周同先在抱着趴在自己身上的孩子时也观察到,孩子的心率从140多慢慢地下降到120多。“教家长如何判断孩子的情况,怎么喂奶,怎么处理。”何婧说,许多早产儿家长不愿孩子出院,就是担心自己没有照护能力。

  周同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自己和妻子为了要孩子,跑了全国很多家医院,大宝小宝是第二次做试管婴儿才成功的,之前情况还算稳定,但6个多月时,妻子突发宫缩,医生说保不住胎了,孩子要出生了。

  尽管医生提前告知了超早产儿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并发症,尽管前期求医已经花费了大笔费用,短暂地考虑后,周同先还是选择积极救治两个儿子,“不管砸锅卖铁,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能尽力救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周同先说。

  孩子出生第二天,在新生儿科的病房里,周同先和妻子第一次看到大宝小宝,浑身插满了管子,每看孩子一眼,周同先都会觉得心疼。第一次抱住大宝小宝,周同先手在发抖,既是因为激动,又是因为担心。周同先说,做“袋鼠护理”时,他和李芦一人抱一个,就这样静静地看着趴在自己身上的孩子。

  11月16日,在医院住了70多天,脱离了呼吸支持设备的大宝小宝,体重分别达到了1910克和2004克,每天也能自己喝下200多毫升的奶,“我们做了检查,孩子也没有出现颅内出血等情况,总体的生命体征是平稳的,每天体重能增加10多克。”韩彦青说。最近这几天,小宝到了晚上有些爱哭闹,周同先把裹着被子的两个孩子称了称,大宝已经5斤多,小宝也6斤多了。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从保温箱回到父母怀里 这对“熊猫宝宝”挺了过来

编辑: 郑轶

从保温箱回到父母怀里 这对“熊猫宝宝”挺了过来

韩彦青心里一紧,26周多的双胞胎超早产儿,新生儿科还是第一次遇到,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医护人员,都是一道非常艰难的“坎儿”。孩子出生第二天,在新生儿科的病房里,周同先和妻子第一次看到大宝小宝,浑身插满了管子,每看孩子一眼,周同先都会觉得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