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双11“买买买”背后 成都消费升级潜力惊人

2017-11-23 10:22:00来源:成都商报

  成都远洋太古里

  什么是“成都服务”?

  拓展新场景,举办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娱乐等展会,积极拓展新技术、新供给的应用场景,积极为消费者引入新的消费理念、激发新的消费需求。

  怎么做“成都消费”?

  成都要依托本土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大力发展定制服务、定制消费,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动消费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和精品化。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邹悦

  这些天,作为成都人“双11”狂欢战果的1.57亿件快递,正在快速涌入成都。

  如果按平均量计算,每个成都市民,平均收到的包裹数量达到了9.86个!

  庞大的快递量背后,是成都在这场消费盛宴中表现出的强大消费力。仅在天猫平台上,成都贡献的交易额就超过40.4亿元,这一数字比一些省份整体的消费数据总额还要高。这样的消费力,显然无愧于成都刚被封评的“年度推荐消费升级代表城市”称号。

  作为全国人口第四大城市,成都从来不缺“市场”。爱耍、爱吃、爱新鲜,展现的是成都人强烈的消费观念、前卫的消费理念。

  正是因为拥有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如此优越的消费环境,成都将“大力推进消费提档升级”作为了新经济发展的“七大应用场景”之一,提出要深化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盯消费新需求、新热点、新模式,加快消费转型升级,着力建设国际购物天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美食之都。

  买什么

  从消费内容看 成都人对消费转型接受度高

  一天花了40亿元,成都人在“双11”到底买了什么?网易考拉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了成都消费新情况——从商品品类来看,SK-II神仙水、戴森的吹风机、花王纸尿布、A2奶粉是成都消费者下单最多的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手机数码、家用电器、电脑办公三类产品,占据成都总消费的70%以上。

  这些消费内容,与8年前大相径庭。出生在2009年的“双11”,起初只有淘宝商城中李宁、联想、飞利浦等27个商户参加,平台交易额为5200万元。而到2017年,平台和商品品类的改变,让整个消费市场发生变革,仅天猫平台的交易额就达到1682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3200倍。

  这场变革,成都深度参与。一位研究消费行业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成都市民在消费内容变革中的表现越来越积极。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多样化的消费内容融入成都市民的生活之中,而本地消费者对消费转型接受度高,对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关注度高,因此成都总能抓住时下热点,成为市场活跃的新力量。

  消费的新需求、新热点、新模式,也在逐渐融进成都的消费市场。在新兴消费领域,成都也有不俗表现。2016年电影票房成绩14.7亿元,前三季度旅游总收入2151.9亿元,人均健身年消费1955元……一个个引人注目的数字折射出成都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品质消费渐成热点。

  获评“年度推荐消费升级代表城市”称号,正是对成都消费内容转型最好的佐证。最新一期伊利中国消费升级指数显示,成都从北京、广州、杭州、上海、深圳、天津、武汉等样本城市中脱颖而出,以100.9的服务消费升级指数位列第一。

  在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周涛看来,新消费经济为成都带来了巨大市场缺口。接下来,成都要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以消费升级为契机,用“新消费之城”品牌作为成都新经济的新特点。

  在哪买

  从消费市场看 中高端消费领域正全面爆发

  圣罗兰(YSL)、摩纳(Moynat)、德尔沃(Delvaux)西南首店、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中国第二家全系列旗舰店……在地域文化和消费特质的吸引下,越来越多品牌进驻成都,激活整个消费市场的潜在力量。这些消费市场为成都带来更多消费流量,也由此让成都成为“奢侈品第三城”。

  消费市场的变化,正在成都市民身边悄然发生。近年来,成都新增的大量商圈和购物中心,不仅反映了成都的新兴生产服务业正在增长,同时也让消费服务业综合实力领跑中西部。

  这个改变,在数据上可见一斑——2016年,成都十大快时尚品牌的门店总数为79家,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排名全国第三。而在2017年上半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1.8亿元,经济总量贡献率位列全国第一。

  新的变化,也在引导着消费市场领域的增多。在成都,教育、医疗、养老、娱乐等中高端消费领域正在全面爆发,这些场景出现在成都的各个市场。当这些消费需求得到了挖掘和释放,将对成都消费力产生很强的促进作用。

  文化消费的崛起,就是成都在调整消费结构中的特色产业。在实体书店不景气的今天,成都市的书店总量却达到700余家,从早期被评为全球十佳书店的老书虫书吧到来自新加坡的Page One书店,都在成都扎根。根据亚马逊2015年图书总销售量排名,成都在各大城市中位居第六。

  市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也正在改变着消费市场。不仅要像过去一样满足功能性的消费需求,还要更多地追求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及良好的消费体验。新技术带来的市场新供给,正在逐渐激发人们潜在的需求,如VR眼镜、拟人机器等全新概念产品。

  中国新经济指数报告撰写专家陈沁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经过大数据处理结果显示,成都的消费档次和平均价格的上升速度,在目前监测的国内大中型城市中排名第一。

  怎么买

  从消费机会看 要打造“成都服务”和“成都消费”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头驾马车”,消费力折射出的正是成都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成都目前在消费领域取得的成绩,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周涛并不意外,消费市场的活跃,是由城市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和消费理念来决定,而成都在这方面优势明显。

  “以汽车保有量为例,截至2016年成都汽车以412万辆的数量排名全国第二,而2000年的时候,这一数字在成都只有30万。”周涛认为,成都领先的消费理念和强大的消费能力,让各类型的产业在成都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也促使这些在蓉企业为成都带来更多市场。

  消费力升级后,成都下一步应该向哪里发展?消费机会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这个变化?回答这个问题,周涛提出了两个关键词:“成都服务”和“成都消费”。

  什么是“成都服务”?周涛指出,拓展新场景,举办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娱乐等展会,积极拓展新技术、新供给的应用场景,积极为消费者引入新的消费理念、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怎么做“成都消费”?周涛表示,成都要依托本土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大力发展定制服务、定制消费,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动消费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和精品化。

  对于成都接下来的发展,周涛认为,在发展新经济的过程中,成都在消费市场中要把握现有优势,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成都服务”和“成都消费”品牌。

  原标题:双11“买买买”背后 成都消费升级潜力惊人

编辑: 郑轶

双11“买买买”背后 成都消费升级潜力惊人

拓展新场景,举办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娱乐等展会,积极拓展新技术、新供给的应用场景,积极为消费者引入新的消费理念、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都要依托本土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大力发展定制服务、定制消费,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动消费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和精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