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久治11月4日消息 茫茫的雪域高原上,有一个静谧的地方,黄河从镇子旁缓缓流过,这里就是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门堂乡。近年来,门堂乡在党的光辉指引下,与全州、全省、全国一道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可以说,乡村振兴事业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美丽新故事。

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支柱,也是实现牧民群众增收的关键。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门堂乡党委、政府以“绿色生态产业”为发展方向,培育壮大牧业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牧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的组织模式,以牧业改革创新为抓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注册“门姆赛堂”商标,积极开发以蕨麻为主的土特产品种植、销售,创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新模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惠及全乡2900余名牧户,为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实现乡村繁荣。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坚持“重推荐、严选拔,重考核、严管理”的原则,从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养殖大户等群体中,为全乡两个村选出政治站位高、能力素质强、带富本领高、组织能力强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同时,着力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制定培训计划,通过现场教学、线上培训、线下办班等形式,传授畜牧养殖、农村经济等牧业农村发展急需的经验技术,并根据各村牧民实际需求,采取“订单式”培训,目前已开设各类培训班3次,受训人员达400人次。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是牧业文明的“载体”。按照健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求,加强基层村社的自治能力建设,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培育自治文化,养成自治意识,提升牧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用诚信、友善、孝德净化乡村,营造风清气止的淳朴乡风。同时,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格萨尔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由之路。门堂乡党委、政府大力打造“三果洛”发祥地、格萨尔文化传承地、黄河源头文化等文化品牌,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华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暨“格萨尔文化余黄河文化风韵”民俗文化节》。

乡村生态振兴,就是要实现牧业农村绿色发展,打造山清水秀的乡村风光,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门堂乡党委、政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念。围绕“山更好、水更清、天更蓝、草更绿”的目标,持续推动村庄环境综合治理,逐步重现门堂草原生态风韵。在门堂村,依托砂石取料点打造的湿地公园,成为生态恢复治理先试先行示范点,也使门堂经济转型有了方向。对过境黄河沿岸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以河湖“四乱”问题清查整治为抓手,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不仅打造出了水清、岸绿、河畅的生态景观,还提升了黄河过境水质。持续性开展黑土坡治理工作,通过政府投资,牧民投劳的方式,对坡度大于25度的黑土坡进行人工恢复,实现了25度坡度黑土坡治理难题的突破。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力,“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和“定盘星”,是党的建设的“细胞”和基石。门堂乡党委、政府在村级组织中全面推行“双推双选”工作制度,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通过大力实施“1234”强基筑垒工程、村级党组织“亮暖”工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五有”工程等项目化党建,对村(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进行升级改造,使村级活动阵地焕然一新。同时,以县乡村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社区)“两委”班子,着力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使之成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定盘星”“领头雁”“生力军”。(记者樊永涛 通讯员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