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2月14日消息(记者张海东)2月14日,西宁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西宁开幕,西宁市委副书记、人民政府代市长石建平代表西宁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

大会开幕现场(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石建平代表西宁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代表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会议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是西宁发展极不平凡、殊为不易的一年。

过去一年西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9%,连续24个月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对全省贡献率达70%;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对全市贡献率达98%,增速创近十年新高;累计退税和新增减税降费10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2.66万户;开展住宿餐饮复苏、批发零售恢复、消费市场回暖等十大行动,拉动消费3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增长2.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497元,增长3.6%;完成国土绿化7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61.2%;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近1700个,治理水土流失100余平方公里;完成煤改气、低氮锅炉改造396蒸吨,入选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6%;全面贯彻“乙类乙管”措施,规范设置发热门诊(诊室)102家,新增综合ICU床位271张,储备补足“四类药品”;坚持80%以上财力用于民生,高质量办成30项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2万人(次),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88.8%;完成“物质+服务”改革试点,6.76万人(次)困难群众的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实施棚户区改造住房4300余套、老旧小区改造3万余套、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部;实施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二十条措施,实现脱贫人口务工就业2.6万人,返贫致贫风险消除率70%;妥善处置“8·18”大通山洪、九家湾山体滑坡等突发灾害,积极推进大通山洪灾后重建;“12345”市民热线受理解决诉求42.6万件,92万人(次)参与“西宁评议”,政府效能持续提升。

会议明确了今后的工作目标(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会议明确:今后五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聚力高质量发展,立足建设产业“四地”,做大做强做优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支柱产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质效;我们必须聚力生态环境保护,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推进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我们必须聚力打造幸福城市,注重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内涵;我们必须聚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我们必须聚力推进安全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把维护国家安全贯彻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聚力推动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贡献西宁力量。

编辑:贾海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