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历史,致敬老兵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程,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华民族伟大的防线,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全世界认识到中华儿女的伟大力量,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沉淀,永远铭记于后人心中,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老年之声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特别策划——《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文工团战士吴韵琴

  天寒地冻的朝鲜战场上,一排排坑道里,一个个山洞里,文工团的战士们为抗美援朝的前线战士们唱起《慰问志愿军小唱》她们最想做的是:“战士们想听什么我们就唱什么”。她们永生难忘的是:“微弱的油灯下战士们炯炯的眼神”。

85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吴韵琴

  那时候刚解放没多久,从学校里出来我想参军,大家特别热烈,我也是其中一个,都是十六七岁这么大的人,那时候我参加的是文工团。

  1951年我们就开始入朝鲜了,到了以后呢,住在山沟里头,都是挖的坑道。床呢,是用树枝茅草搭起来的,我们睡在这上面。那个坑道呢,顶上有滴水,岩石的水,我们都用雨布接着,要不然水就把床弄湿了,我们就住在这样的地方。

  朝鲜很冷,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我们都穿着很厚的棉衣、马裤,戴着大皮帽,每天早上起来去洗脸,没有水就到河沟里头,用铁掀凿个洞,把毛巾放在洞里弄了水赶紧擦,擦完了,洞很快就冻了。那时候的我们都很单纯,没有任何自己个人的私欲,很少为自己考虑,又被革命热情、激情包围着,住坑道我们都不觉得苦。

吴韵琴和战友在前线为志愿军战士们进行慰问演出

  1952年的夏天,当时我得了一次痢疾,还没完全恢复,有一次动员说,要组织一个小分队上前线,大家都踊跃报名,谁都希望能够去战士们出击的地方,所以哪怕我的身体还没有恢复,我也得去。

  这小分队一共有七八个人,到最前线,还要分成两个组,因为不能人打堆的。连长告诉我们要过一个封锁线,不过这个封锁线,到不了最前沿,过这个封锁线时,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这是一个开阔地,大概有一两百米宽,必须要在一定的时间飞跑过去。封锁线天天有炮火,只有中午吃饭的时候炮火才少一些,所以我们必须在中午过去。

  结果到了那以后,我一看到开阔地,炮弹把地面都打酥了,像沙子一样,残垣断壁,还有树枝都倒着,天天打仗的情景可想而知。我们开始分开跑,不能打堆儿,队长和连长在前面,我在后面,他们俩先跑过去了,该我跑的时候,哎哟,我就跑啊跑啊,一脚接一脚地踩进沙土里,跌跌撞撞的,有时候脚陷在土里拔不出来,急死人了。

  我觉得自己跑的时候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还有一二十米的时候,我实在跑不动了,一屁股就跌坐在一个小弹坑里。队长和连长急得不得了,我只听见他们喊再不跑,万一炮弹来了(怎么办)?我就看他们远远地招手,但我真的是起不来了,结果连长三步两步就从那边跑回来,一下子抄起我,连拖带拽才跑过这个封锁线。

抗美援朝资料图片

  因为和敌人离得很近,一定不能大声说话,等到晚上,排长就带着我们,从壕沟前往战士马上要出击的最前线。到了一个洞口,低着头进去,进去以后黑乎乎的,我都看不清是点了一盏油灯,还是蜡烛,只看见地上坐着七八个人,其中有几个人抱着枪。我们那时候慰问唱的最多的曲子叫《慰问志愿军小唱》,战士们想听什么,我们就给他们唱什么,有求必应,因为第二天以后可能就见不着了……那些战士第二天就要出击,真刀真枪,每一个人眼神炯炯地看着我们,听着我们唱,没有任何畏惧,明天早上就要出征了,也许会没命,但他们根本不考虑这个问题。有一个小战士,看到我嗓子哑了,他就把他的水壶拿过来说:“啊,同志你喝一点儿”。那水也很金贵,所以我就抿了两口,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我觉得他最多十六七岁,眼睛大大的,脸圆圆的,要是现在的话,可能还要搂着妈妈呢……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太多了,后来每次我看见志愿军遗体运回国,我心里就非常激动,我就想起这些战士……

青年时期的吴韵琴

  想起那个时代,想起那时候,那些战友,想起那时候的生活,祖国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现在还能想起我们这一代人,我感觉到非常欣慰,党记得我们,全国人民忘不了我们,我特别兴奋,特别欣慰,也没有白活这一世。

吴韵琴从朝鲜战场带回的枫叶、胸牌

退休前,吴韵琴从事电视剧导演工作,制作过《你中有我》《他们和战争》《妈妈不在的夏天》等多部优秀电视剧,其中不乏战争题材,曾经获得飞天奖和金鹰奖。

  更多《最可爱的人》音频内容,请下载“云听”收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老年之声FM104.4、AM1053《文史精品节目荐赏》节目。

  播出时间:2020年10月25日-11月8日13:00-14:00。

  本文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老年之声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老年之声编辑:李佳//责编:李沛//监制:田娜、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