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峻的是,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仍在不断上升。

  今天,小编为老年朋友整理了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耿庆山教授,为大家介绍的老年人心血管病的常见问题。

  心理健康,血管才能健康

  为什么老年人更易出现心血管相关疾病?

  耿庆山:老年人心血管相关健康问题较中青年更为高发,器官衰老、血管条件及心脏自律细胞功能变差是主要原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高盐高脂、烟酒过度、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未予持续干预,长期处于不好的心理状态等,均是损害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心血管科医生长期呼吁对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控制,但临床中发现,很多病人接受治疗,但未达到控制目标。因为缺乏陪伴及脑功能下降,老年人易发生心理问题,影响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服药依从性。另外,运动康复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运动对于预防心血管病、减少住院时长、促进心脏康复、维持心身健康有重要作用。

  维护血管健康,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什么?

  耿庆山:一定要关注心理健康。临床上约40%的老年患者合并抑郁或焦虑状态。大量文献证实,存在轻度以上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率增高;而心血管病患者若合并焦虑、抑郁问题,预后显著变差。

  心理问题不单单表现为情绪消沉或焦躁,更体现在日常行为模式中,如更易出现久坐、不健康饮食、难以戒烟及医从性差等问题。对于老年人,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日适当运动、参与团体活动、树立可行的生活目标、多与家人团聚等是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定期体检、及时就诊同样重要。

  另外,还要保持适当营养,增加优质蛋白质和水果蔬菜的摄入,减少高脂类食物和动物内脏的摄入,限盐、限酒、不吸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基层心血管病诊疗水平仍然不足

  临床上,老年心血管病的诊疗和其他人群有何不同,难点在哪里?

  耿庆山:老年人心血管病诊疗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多器官功能衰退,内环境稳态脆弱,药物不良反应大;起病隐匿,症状可不典型;心理问题潜藏于躯体疾病下,易被忽视;认知功能减退,难以正确认知疾病及实现自我照料。

  因上述特点,医生接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时需格外谨慎,排除危急症可能;用药时需全面考虑患者器官功能状态,予以相应种类或剂量调整,密切监测药物副反应,考虑多种用药之间相关作用的可能。另外,患者健康教育需更加通俗易懂,以提高依从性及患者自我管理。

  老年人心血管病诊疗是否存在短板,该如何改进?

  耿庆山:当前,我国心血管诊疗已颇见成效,但老年人心血管病诊疗仍然存在三大“短板”。

  1.基层老年人心血管诊疗水平仍然存在不足,患者心血管疾病知晓率和救治率不高,特别是我国农村地区,进而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率攀升。应加强健康宣教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和完善分级诊疗策略和双向转诊制度。

  2.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和二级预防仍存在很大缺失。患者患病后管理不足,部分老年患者甚至自行停药或寻找偏方,不仅导致心血管病的复发、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加重医疗系统负担,长此以往也会影响患者依从性和医患关系。

  3.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精神心理的管理欠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常伴有严重心理负担,可能导致心血管病的加重,甚至猝死的发生。因此,要关注他们的心理负担,注重药物个体化治疗,关注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心身同治是必然趋势

  您为何提倡并推动“心身医疗”?

  耿庆山:心理疾病是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心身整合医疗服务模式可将生理、心理、社会医学等诸多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有机结合,实现心身同治,是当前我国实施全民健康工程的必然选择。

  而且,通过对非精神科医生、护士进行系统的心理培训,来提高对心身疾病的识别率,在提升疾病治疗效果、节约医疗资源、改变临床医生思维方式、缓解医患冲突等方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心身医疗能给老年人带来哪些具体收益?

  耿庆山:心身整合医疗不仅治“身”,还要同时治“心”。由于老年期具有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心身整合医疗针对性、系统性的指导和治疗,可有效减少心理疾患的发生率,以及躯体疾患的负性影响,从总体上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老年人幸福感、满意度。

  老年人应以怎样的心态看待疾病和寿命?如何在追寻长寿的同时,保证生命质量?

  耿庆山:我国老年人两种以上慢性病共病率已超过60%。老年人总期望医生治愈所有疾病,但实际上,医学现有水平真正能完全治愈的疾病很少。很多疾病的诊治是一个漫长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与疾病“共舞”。良好的心态意味着更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充足的运动以及更好的免疫力。

  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养生模式多样化,多参与社区老年活动、老年大学等积极健康的团体活动,多与健康开朗的朋友接触,提升自我保健,同时提高防骗意识。子女要多陪伴老人,定期为老人进行体检,保证老人的身心愉悦。

  总之,正确的保健、乐观的心态,才能让夕阳生活更精彩。

  本文来源:生命时报

  老年之声编辑:杨滢// 责编:李沛//监制:汪群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