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9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变美,"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在宁夏大地尽情铺展。

  推动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农业发展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近日,吴忠市秀琴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牛司令"丁秀琴感慨道。2009年至今,丁秀琴先后在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优质奶牛核心区、五里坡生态移民区建了3个奶牛养殖牧场,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80户,影响和带动620户农户发展奶牛养殖,存栏奶牛1.7万头,日产鲜奶280吨,是吴忠市奶牛养殖规模最大、管理最优、社员最多的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我区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工作方针,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寒冬时节,地处贺兰县立岗镇兰光村的宁夏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棚内,生机盎然。

  "我们的菜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600多家商超,主要得益于菜的品质优。"该公司董事长张铭介绍,公司所有产品均获得有机认证和供港蔬菜备案资质,基地按照国家有机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实行投入品清单准入制,实现191项农残全程可追溯,对5项重金属指标进行严格的检测验证控制。  

  2019年,我区把现代农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和现代畜牧、瓜菜、枸杞、酿酒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87.4%。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十大专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同时,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工程,建立宁夏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集中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企业品牌,中宁枸杞、盐池滩羊、宁夏大米等8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19年全国300个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中宁枸杞、盐池滩羊品牌价值分别达到271.4亿元、172.9亿元、68亿元。

  美丽乡村幸福百姓

  清除垃圾、铲除积垢、垒砌花墙、栽树种花、改厕以及污水治理……村庄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增强了,隆德县联财镇联合村正向美丽新村蝶变。

  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坚持进度服从质量。新建农村卫生厕所11.8万户,川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6%;清除乱搭乱建8.8万处、残垣断壁9.6万处;建设污水终端处理设施120座,铺设管网1000公里以上,覆盖农户12.2万户,川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加快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新建垃圾填埋场6座,新配垃圾箱(桶)1.1万个、垃圾收集转运车2300余辆……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我区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乡风文明示范村镇,大大提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出乡村文明新气象。

  如今,农村有了宽阔的道路和明亮的路灯,有了排污系统和旅游厕所,环境好了,村民也富了,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宁夏美丽宜居的乡村正在向人们招手。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抓好产业扶贫,关系到脱贫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推动产业扶贫落地生根,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我区直面脱贫现状、直击贫困源头,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上狠下功夫,切实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9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12800元,增长9%。

  家住吴忠市红寺堡区豹子滩村的李正江这两天正忙着采购年货,不但顾着自家,还给两个儿子各准备了一份,"今年种黄花菜收入了10余万元,辛苦一年,要好好犒劳犒劳自己了。"

  今年57岁的李正江,从彭阳县老家搬迁到红寺堡区已有20多年了。他在老家时穷得叮当响,搬迁时只带来了锅灶和两床铺盖。如今,他家盖起了一排砖瓦房,仅装修就花了10多万元,两个儿子还分别在红寺堡城区和银川买了100多平方米的楼房。

  "从土坯房到砖瓦房、从泥土路到柏油路、从自行车到小轿车……日子越过越有劲,都是党的政策好啊!"李正江说。

  2019年,我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统筹解决贫困村道路、饮水、电力等民生问题,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1.36万户,解决了5451户饮水安全问题,贫困地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脱贫攻坚战迈出了关键性步伐,原州区、海原、同心、红寺堡等4县(区)可望脱贫摘帽,109个村脱贫出列,10.3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下降到0.47%。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全区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90%以上,新改建农村公路1146公里,实现了广播电视和居民用电户户通,网络宽带、自来水、硬化道路和客车村村通。新改建农村幼儿园22所,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多种远程医疗应用在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建设农村老年养护院6个、儿童之家528个,全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33.8%;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0元。(记者  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