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和浩特4月12日消息(记者 王秋蕾)4月9日0时,呼和浩特市公共自行车正式“退役”。从2017年共享单车高调入场呼和浩特,注册用户激增,再到公共自行车用户退卡不断,退市似乎已成定局。日前,网友发文质疑,“公共自行车在与共享单车的‘战争’中倒下并不意外,只是有一疑问,既然明知是必死无疑,为何还投入750万升级改造?”
等待拆除的公共自行车停车桩(央广网 发 牛浩宇 摄)

  2021年4月7日,呼和浩特市城环环卫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发布会称,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项目是呼和浩特市政府为市民提供的免费公共服务,由政府主导,2013年10月投入运营,共累计建设391个服务站点,累计投放自行车13140辆,累计办卡11.95万张。

  2020年8月13日,呼和浩特市城环环卫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公共自行车进行升级消息,城环公司称自2019年起对呼和浩特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项目进行了试点升级改造,投资750万元,在新城区范围内建设了50个电子围栏站点,配套购置了5000辆可扫码使用的公共自行车。当时正在调试,并计划于2020年8月底前投入使用。

  网友关切的问题是:明明知道退市已成趋势,还要强行升级,莫不成就是要花掉这个钱?

  据呼和浩特市财政局官网2017年4月发布信息显示,该项工程已投入9829万元,投放自行车10140辆,并计划再投入500万元保证公共自行车的正常运行,一共是10329万元,平均每辆自行车综合成本已超过1万元。而彼时,共享单车已摩拳擦掌,准备进入呼和浩特。5月1日,市民已在街头看到了“小黄”的身影,且一个月内注册用户迅速突破10万人,而公共自行车累计办卡11.95万张。

  或许呼和浩特市城环环卫集团已感到危机,据当地媒体报道,2020年8月,在这5000辆新购置的公共自行车投放使用前夕,呼和浩特城管部门以“乱停乱放“”投放量远远超过需求量”为由,查扣了数万辆共享单车。

  在媒体记者就“现在呼和浩特共享单车已经这么多为什么还要继续投放公共自行车?”的问题采访的时候,城环公司相关负责人拒绝了采访。

  天眼查信息显示,经营公共自行车的呼和浩特市城环出租车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4日,股东是呼和浩特市城环环卫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而呼和浩特市城环环卫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内蒙古青城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和呼和浩特市城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投资的。换句话说,这家公司有“城管背景”。

  根据国家10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共同指导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管理。”《意见》采用的措辞是“指导”,而不是“管理”或“统辖”,查扣行为也在当时受到了置疑。

  那么,如果明知要退出,却还要投入,并且这750万元到底用在了哪里?希望相关部门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