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回顾“十一五”

鄂尔多斯市“十一五”发展回顾

中广网 2011-11-09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中广网呼和浩特11月8日消息(鄂尔多斯台记者陈红霞)"十一五"的五年,是鄂尔多斯市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积极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径、新模式的五年,也是地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事业发展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的快速发展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使鄂尔多斯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五年间,鄂尔多斯的经济总量、速度、效益全线飘红,经济发展跃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在“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的发展实现了兼顾速度和质量、效益,兼顾眼前和长远,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地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结构转型迈出重要步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民生效益更加凸显。
   “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相继跨越千亿元、两千亿元大关,2010年达到2643亿元,五年累计创造地区生产总值849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2倍,年均增长23.4%;人均GDP 由4600美元增加到20800美元。财政总收入538.2亿元,五年累计完成1515.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4倍,年均增长42%。东胜区、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8亿元,五年累计完成603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5倍。主要经济指标全区领先,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地级市前20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1025元增加到25205元,年均实际增长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4601元增加到8756元,年均实际增长13.7%。
    可以说,“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实现了赶超并领跑自治区,最终在全国榜上有名。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结构转型、创新强市”、“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战略开启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十一五的五年,鄂尔多斯市全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完成煤炭行业“三年攻坚战”,地方煤炭企业整合为215家,采区回采率达到75%,机械化综采率达到90%以上,产能达到4.3亿吨;电力装机突破1200万千瓦;煤化工形成产能300万吨。着力培育非煤产业。一批汽车、装备制造、陶瓷、纺织服装、PVC、氧化铝、新能源项目落地,开工建设鄂尔多斯科技教育文化产业园区、阿康物流园区、东胜金融广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项目在园区布局,工业向沿河集中,产业向基地集聚。重点工业园区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逐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2亿元增加到113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7:58.7:38.6。
   鄂尔多斯市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城市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着力打造东胜、康巴什、阿镇城市核心区,推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东胜城区进一步拓展,旧城改造深入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阿康一体化发展,人气集聚,品位提升。旗府和产业重镇建设取得新突破。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38平方公里拓展到243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9.5%。以沿河为主,建设现代农牧业150万亩、设施农业5万亩。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建成18个精品移民小区。为转移农牧民提供一份工作、一份社保、一份补贴、一套住房,转移农村牧区人口20万人。启动鄂前旗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试点建设工作。
  鄂尔多斯市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制定实施农村牧区“三区”发展规划,深入推进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建成生态自然恢复区2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23%和75%。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4164万吨,万元GDP能耗下降27.3%。规划建设一批水源、供水、管网和输变电工程。新增高等级公路800公里。新建地方铁路911公里。鄂尔多斯机场通航。
  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地方财政用于民生支出511亿元,占总支出的55.8%,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水平明显提高。着力促进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普及12年免费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食品及公共卫生安全得到加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低保制度,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开展棚户区和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682万平方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8%和13.7%,分别达到25205元和8756元。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住房、汽车、旅游消费稳中有升。贫困人口数量显著减少,收入大幅提高。五保和孤儿供养标准提高。残疾人事业长足发展。科技、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十一五的五年,鄂尔多斯市构筑起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了现代化城市框架和特色城镇体系、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到了人民群众。十一五的五年,鄂尔多斯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荣誉和国际知名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鄂尔多斯综合增长竞争力位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1位,发展成本竞争力位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4位。
  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鄂尔多斯首届那达慕大会、首次亚洲文化部长圆桌会议在鄂尔多斯举行,还让鄂尔多斯首次获得了国际影响力。
    此外,创城、创卫工作的卓有成效,2009年成为全国平安城市第七位等等,既是鄂尔多斯科学发展成就的一部分,也是鄂尔多斯知名度的亮点。
    意义更为深远的影响也许不是大幅攀升的经济指标和更高的荣誉,而是来自于“十一五”期间确立的科学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比如对民生的日益强烈追求,比如低碳和新能源,比如对和谐、稳定的共识。因此,鄂尔多斯的“十一五”,收获的不仅仅是令人目眩的物质财富,还有渐渐高企的知名度,以及更加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一切,都在高高飘扬的科学发展的大旗下集结,为鄂尔多斯市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并将继续推动鄂尔多斯市冲刺新的辉煌。

责编:任艳军 来源:中国广播网

会议议程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公报

会议新闻>>

图片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