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回顾“十一五”

美丽发展科学崛起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中广网 2011-11-08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中广网呼和浩特11月8日消息    “十一五”以来,呼伦贝尔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战略,着力推进“五区”建设,谱写出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崭新篇章。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32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9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5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337亿元,这4项指标与2005年相比,均增长了两倍多。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7.5︰30.5︰42.0优化为 19.6︰42.1︰38.3,经济结构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构筑起九大工业园区、50多家大企业支撑工业发展的新格局,形成9000万吨煤炭、750万千瓦电力装机、120万吨甲醇煤化工、日处理5万吨有色金属采选、80万吨石油、700万吨水泥、100万吨发酵生物、295万吨农产品加工的生产能力。粮食产量突破百亿斤大关,跨入全国20个产粮大市行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稳定在1600万头只左右。旅游业快速发展,形成1000万人次接待能力,白音哈达草原景区、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蒙古之源?蒙兀室韦和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等一批重点景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新增公路里程9250公里、铁路里程431公里,开辟国内外航线28条,初步形成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呼伦湖水资源配置等重点水利工程开始发挥作用。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天然林保护、休牧轮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批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多方筹措数亿元资金,组织实施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沙区综合治理工程,昔日黄沙漫漫已是绿野千里,防沙治沙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4857元和6295元,均比2005年增长近1倍。大力实施“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市本级五年累计投资过百亿元,实施公共公益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87件,建设了呼伦贝尔爱心家园、中心城供水工程、机场路、民族文化园景观大道、火车站、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场、特教中心、蒙医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中心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新区26平方公里框架基本形成,老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草原民族风情城魅力日益彰显,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多点推进的城镇化格局初步呈现,各旗市所在地的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669万平方米,12万户家庭喜迁新居。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规模不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各项社会保险待遇逐年提高。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步伐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组建成立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和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公共卫生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体系逐步完善。通讯广播电视等信息化事业获得长足进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公共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得到加强。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大雁、宝日希勒、扎赉诺尔三大煤业公司完成重组,培育起全市能源企业的新龙头。呼伦贝尔电网整体划转国家电网,有效破解电力发展的瓶颈制约。农村牧区“三改一建”步伐进一步加快,农垦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成功承办全国牧区工作会议,展示了呼伦贝尔牧区发展的良好形象。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一批新型金融组织蓬勃发展,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恢复苏木乡镇建制27个,基层政权和边境管理进一步巩固。五年共投入75亿元改革成本,接收森工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工3.3万人,完成地方50户国有企业改制,解决历史遗留18.8万人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参保问题。两伊铁路建成通车,构建起呼伦贝尔市第二条对接东北的大通道。不断加大支持力度,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全市经济总量一半。全市口岸年过货量超过2600万吨,满洲里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对俄蒙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民族文化大市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为全市改革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和谐大讲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引领社会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成功承办全国、全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连续五次召开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以会促创、以会促建、以会惠民成果丰硕。满洲里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民族文化大市建设成效显著,成功打造“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等五张文化名片,文博事业长足发展,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培育形成以“博大、至诚、和美、共赢”为内容的呼伦贝尔城市精神,升华成各族人民的精神追求。
    五年来,呼伦贝尔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经受住旱灾、雪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的考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而重要的步伐,赢得发展的大好来势。
  
 

责编:任艳军 来源:中国广播网

会议议程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公报

会议新闻>>

图片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