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医生该不该向患者公开全部病历?正反方各抒己见

2017-03-10 22:1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 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央广辩论会》今晚辩题——《医生该不该向患者公开全部病历?》。正方辩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深圳记者站资深记者李强;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资深媒体人张翼。反方辩手: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经济学者,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张春蔚。

  什么是全部病历?它既包括客观病历如检查报告单、出院记录等,也包括主观病历如抢救记录、病程记录、会诊记录、讨论记录、死亡讨论记录等。

  根据最近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已有46%的医生所在医院同意患者查阅、复印主管病历,但公立三甲医院的同意率最低。支持者认为,患者本就该知晓自己的病历,同时这样可以起到监督医院、医生合理、合规行医的作用;反对者则认为,这打扰了正常与患者沟通、诊疗工作,不仅会对医生医院造成负面影响,还会额外增加医生的工作量。

  人大代表许戈良:主观病历公开或影响医生判断 有效沟通比单纯公开病历更能消除误会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解释,全部病历包含主观病历,主观病历主要指的是住院病例。这个主观病历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由于病人对自己疾病感受的一种描述,加上我们客观的实验室和影像学等方面的客观检查,结合医生诊治所积累的经验,产生的一种主观描述。”

  在他看来,“为了打官司把主客观的病历都交给了患者或者其家属”这个想法本身就暴露了很多问题。由于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主观病历可能会影响医生的判断。

  许戈良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把全部病历进行公开,部分特殊情况的病历可以适当性选择不公来。“比如常见病、普通病等疾病,此时向病人公开病历确实有利于病人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但在一些像我们这样三级甲等医院、大医院和中心医院,碰到疑难复杂危重病人相当多,这些病历若一律公开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干扰,甚至会给医患沟通带来一定的障碍。”

  许戈良称,因为医疗信息永远是不平等的,尤其是医学专业术语以文字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容易让病人难以理解或者会产生错误理解。而病人的知情权是由多种形式来表达,这些特殊的疑难杂症应该通过医生给予有效的沟通,特别是诊疗全过程的有效沟通,来消除病人可能会产生的错误理解,让病人的心理得到极大的安慰,这也是病人获得知情权的和公开医疗过程的一种方式。

  许戈良还提及,部分疾病需要保护性的治疗,因此应该和病人或者病人的家属进行认真地磋商后才能选择公开哪些病历,这对病人而言也是一种保护。

  资深记者李强:公开全部病历有助缓解医患矛盾

  央广驻深圳记者站资深记者李强在深圳工作13年,工作期间一直在关注着深圳的医疗改革。李强称,去年9月,深圳人大通过了病历全部公开的政策,公开的内容包括主观病历和客观病历。这一政策能促使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和融洽,有助于缓解患者和医生之间矛盾的产生。

  李强表示,在他对该政策的采访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当时负责起草该政策官员所说的一句话,“这位官员在接受我采访时说,主观病历一般会在打官司的过程当中才公开,但如果进入到司法程序就能公开这个病历,为什么不可以提前公开以消除患者误会?”李强称,这位官员希望,通过病历的公开,促成患者和医生双方间的信息公开,让彼此能更多地了解问题和矛盾出现在哪,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哪,最终达到消除矛盾的作用。

  资深媒体人张翼:公开全部病历是一种全球的趋势

  资深媒体人张翼认为,深圳是国家的特区,这一次在开放全部病历时又是吃螃蟹,他觉得“应该为深圳点赞”,因为这种开放有利于让患者和医生、医院之间的关系之间更加的润滑,少了更多摩擦,“应该说长期来看,是非常好的这样一种局面,有利于医患关系的理顺。”

  同时,据他介绍,从国际上来看,公开全部病历是一种全球的趋势。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开放病历做了很多年,他们开放尺度更大,可以把当事人的病历、敏感信息姓名,包括很多敏感的处理信息过滤掉之后,向美国所有的医院开放,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案例库,所有医生都在这个平台上分享,同时基于这些病历做很多案例的研究。

编辑: 姜萍
关键词: 主观病历;公开;医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