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当黑土地遇上互联网 电商发展新起点

2016-12-25 16:03:00来源:央广网

  陈长友摊的煎饼熟了。

  热腾腾、黄澄澄的煎饼从鏊子上取下来,整个屋子便都充满了谷物特有的甜香。刚出锅的煎饼又香又脆,而慢慢放凉,则又会变得韧劲儿十足。对于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的人们来说,薄薄的大煎饼是他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从父辈们手中传承的技艺,让陈长友对煎饼有着严格的要求:“火候掌握最为关键,时间长了容易糊,时间短了,煎饼就会潮湿粘牙。”

制作中的东北大煎饼

  蒸粮、浸泡、搅拌……大豆、玉米等谷物混合而成的面糊,被高速旋转的鏊子快速摊开,蒸汽也随之弥散。

  央广网记者见到陈长友的时候,他正站在满屋香甜的蒸汽里,发出他今天第23笔网络订单。十几箱已经包装好的煎饼,将通过物流飞往遥远的韩国。

  “原来自家煎饼能卖出五条街就算是远近闻名了。而现在别说国内,就连日本韩国也都有咱家的煎饼。”陈长友扬了扬手机,骄傲地告诉记者。

  而除了煎饼之外,木耳、人参、鹿茸……白山黑水给了东北人最丰厚的馈赠,正如吉林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梁永才处长说的那样:“吉林省生态好、资源丰富,这是优势,但只有把我们的产品从‘土特产品’向‘网货产品’转变,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变,才能真正实现跨越。”

  一张煎饼的产业变革

  敦化市地处长白山腹地,是吉林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白山黑水、林海雪原”是对这里最好地描述。

  12月初的东北大雪纷飞,然而陈长友的煎饼铺依然在一大早就冒起了白烟,“猫冬”这个词似乎离陈长友和他的工人们越来越远。

  从简陋的夫妻摊位开始,如今,陈长友已经拥有一家煎饼店铺以及一座容纳100名工人的煎饼工厂,每天生产的煎饼达到4000斤左右。

  2013年,陈长友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电商,在淘宝上开了一家专门卖东北煎饼的网店。

  “就是寻思着试试。”陈长友说。可尝试并不算成功,连着六天他一个煎饼也没卖出去。“第七天总算来了一个订单,那家伙把我高兴的。”

  也正是从那笔订单开始,凭借着质量与口碑,三年时间,他尝到了互联网所带来的甜头。现在,他每天40%的销量来自网络,除了一间网络店铺外,他还开通了三个微信账号做起了微商。

  标准化生产的煎饼车间

  然而从线下到线上,陈长友也不得不面临转变。“标准化生产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从配料到包装,从工人到设备,必须摆脱原来的老思想。”

  在陈长友的工厂,记者还看到了一套远程监控系统。他介绍说:“这是市里统一安装的电商回溯系统,网友可以在下单时,随时通过视频查看工厂的生产情况,做到每一张煎饼都有迹可循。”

  敦化市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尹绪辉告诉记者,小小的煎饼已经在敦化形成了规模,像陈长友这样靠着煎饼打天下的人还有很多。“如今,煎饼已经从原来简单的粮食煎饼变成养生煎饼,人参煎饼、黑芝麻煎饼、枸杞煎饼等等产品相继被开发出来,为的就是满足互联网个性化需求。”

  一片木耳的品牌经营

  木耳,一直是黄松甸人的骄傲,在这座面积只有623平方公里的小镇里,有95%以上的农户从事木耳种植。

  “黄松甸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昼夜温差大,再加上91%的森林覆盖率。这就给了食用菌绝佳的生存环境。”黄松甸镇党委书记陈连波告诉记者。

  驱车沿302国道驶进黄松甸镇,道路两旁就可以看见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皑皑白雪和堆积如山的黑木耳形成了鲜明对比。

  堆积如山的木耳

  记者了解到,这座2004年建成的食用菌批发市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占地12万平方米的食用菌集散中心,年销售黑木耳达3万余吨。

  然而黄松甸人并不满意现在的成绩,“我们希望借助电子商务,把黄松甸变成全国知名电商特色镇,我们还给自己定下了‘黑木耳网上销售亿元镇’的目标。”陈连波告诉记者。

  为了提升黄松甸品牌影响力,从2014年开始,黄松甸已经连续三年举办“网上黑木耳节”。

  目前,黄松甸镇已经在各大电商平台拥有店铺500多个。

  今年刚刚二十出头的孙涛,就是其中之一。

  “自己家中了7亩地木耳,自己又懂行情,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给自己带来销路。”孙涛还利用自己的爱好,把黄松甸的木耳编成了一首歌放到网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吉林开犁网行政总监刘敖告诉记者:“互联网电商,一方面为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另一方面也开始让农民转变思想,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虽然守着长白山这么好的资源,可只要品牌知名度不行,依然是好东西卖个萝卜价。”

  淘宝服务站 让村民从“买买买”到“卖卖卖”

  “我叫孔德赫,现在是咱们农村淘宝服务站的村小二。”在蛟河白石山镇富强村,这家淘宝服务站已经运行了一年多的时间。

  而这位自称“村小二”的孔德赫则是负责人。

  记者发现,这间农村淘宝服务站地方不大,功能却非常齐全。除了帮助不会上网的村民在淘宝上“买买买”之外,这里涉及到的业务大到金融贷款,小到话费充值,甚至还组织村民进行广场舞大赛。

农村淘宝服务站

  来这里逛淘宝准备买一件大衣的刘女士说:“孩子不在家,电脑就没人会用,想买啥就都到这儿来。有的时候工作人员还能给提提意见,跟逛商场一样。”

  “农村淘宝服务站不仅是生态服务中心还是创业孵化中心。就是把互联网思维带到村庄,让老百姓通过买的这一个动作,就是对互联网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那我既然能够在网上买,为什么不能在网上卖呢?” 孔德赫告诉记者。

  从买买买到卖卖卖,不少村民已经活泛起了心思,就在记者来采访的前几分钟,刚刚有两位村民在这里办了贷款,准备大干一场。

  而这种农村淘宝服务站,蛟河共有32个,每个服务站每月服务超过1000人次。

  记者了解到,不仅有农村淘宝服务站,还有同样提供各项服务的192个“三个小伙伴服务站”分散于蛟河白山黑水间,它们将互联网的触角,伸向黑土地的每一个村庄。

  对话吉林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梁永才:黑土地+互联网

  吉林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梁永才接受记者专访

  央广网记者:您对东北农村和互联网的融合如何认识,您认为什么样的融合才真正符合农民利益?

  梁永才:现在我们好多企业,一说电商,就好像我们的产品必须卖到全中国才是电商,实际上这是误区,这叫“舍近求远”。你第一个产品,首先要想能否就近卖给你的县城;能不能卖进你的长春市……然后等你羽毛完善以后,你再研究怎么样进北京。

  央网广记者:目前,吉林省农村电商已经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梁永才:我给你列几组数据,2015年全省(吉林)电商交易额达到2600亿元,其中农村电商交易额近100亿,同比上涨25%,带动了25万农民增收致富。而今年上半年,农村电商交易额已经达到70亿,同比上涨28.2%。

  另一方面,吉林省目前已扶持10个电商创客园示范基地和10个电商创业孵化基地,鼓励更多有志年轻人回乡致富。并依托淘宝大学资源优势,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电商课程培训。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培训310万人次。目前,全省仅淘宝网上的卖家就突破了12万。

  央广网记者:您认为今后发展农村电商的着力点是哪儿?

  梁永才:我们要落实一个艰巨任务,也是我们将来的发展方向,那就大力培育淘宝村、镇。全国淘宝村去年有将近780到800个,今年的数量可能超过1000。我们吉林省才有一个,就一个!山东菏泽有34个以上,差距很大。

  一方面,我们要加快推进大平台建设和落地。淘宝、京东、苏宁,还有乐村淘等等,我们都支持,不怕平台多。通过竞争往往能促进大发展,光是一个平台反而做不好。

  其次,我们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五年内,要争取拥有300到500个网上知名品牌,这样的话整个农村电商才有上升空间,把农产品网上销售和品牌化作为振兴东北的一个主要政策。

    央广网东北经济探访报道组 记者/张雷 摄影/陈兆国

编辑: 龙明洁
关键词: 黑土地;东北;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