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新闻中心 > 专题 > 绿色中国行动 > 记者手记

【记者手记】躬行绿色满收获

2014-07-29 14:19: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告诉我们,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在北京完成了《绿色中国行动》的前期采访和开篇写作后,决定马上回山西和华北报道组汇合。

  在回太原的高铁上,对于未来四天,充满期待,莫名兴奋。

  “是为了看山西的那一抹绿而回去吗?”

  望着列车窗外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我问自己。给自己的回答是:和大家一起,实地看看山西的绿。

  在太原和报道组顺利汇合。他们是首站看完了河北的山、水和核桃人家后翻越太行山入晋。

  山西的采访地点是吕梁和大同。在去中阳的采访车上,听着广播里他们在太行山看到的“满眼的绿、清澈的水”,同行的记者突然就问我:“在山西,我们写什么?”我回答:“到了再说,绝知此事要躬行,看了再说。”其实,她问的茫然,因为我们的主题是“绿色中国”,她显然对山西的绿色不怎么期待。而我自己,看着报道手册上山西省那排名靠后的森林覆盖率,内心一忐忑,心想:哪管是为绿色的付出?

  采访开始,吕梁山谷、雁门关外、表里山河、纵横沟壑,却在那出人意料的满目葱荣中,听到了每一位采访组记者的惊叹。

  报道组崔彤组长的相机就没有停过,某天凌晨,发稿群里突然冒出他的“满目青山”。

  来自海南记者站的副组长许云,在后来的作品中,直抒胸臆。在大同的那个凌晨,我眼瞅着她,敲出了这段文字。

  “在山西,一路走来,我们的采访车在拉煤货车间穿梭。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踏入山西。习惯性的思维让我们将山西与黑色的煤和黄色的土,建立起某种关联。可当采访车真正驶入,我们看到周围,不禁惊叹,这是山西?”

  当初问我该写什么的是中国之声记者李赢。果然,最后,也从“老记者”山西记者站的康站长“我要为小老树唱一首赞歌”的采访沉淀中,发掘了山西的绿色坚守,在颠簸的采访车上,写下了作品的最后一句话:“小老树”渐渐退役,但它的接力抗风沙的精神还在继续。”

  送华北组到内蒙古和林格尔,和报道组的的所有成员,熬夜到凌晨4点多。发完稿件。伴随着评论员的那句“山西能够做到的,全国绝大多地也应该能做到。”点睛之笔,四天绿色山西行划上句号。

  在微信群里,答应早饭给李赢和郑澍带两个鸡蛋回来,让他们多睡会,随后望了一眼草原泛亮的天边,倒头入睡。

  早7点多,起床,吃饭,为战友最后服务一次。然而,当我拿着鸡蛋们回到楼层,以为他俩还在睡觉,敲了半天门,服务员告诉我,他们早已经在楼下集中,要开始在内蒙古的采访。

  “他们刚才还在找你和你道别呢”,康站长说。

  我飞奔出去,赶在他们的采访车即将出发。报道组崔组长从车里又下来,和我深深拥别。望着他们渐去的车队,留下我深深的失落。

  的确,并肩战斗,尽管短短四天,但朝夕相处,每个人都是那么认真负责,写稿干活,已然难舍难分。

  报道组记者,来自广东记者站的年轻记者郑澍之后说,“一定要抱持一生只遇见一次的心情。”

  的确,一起奔波、一起采访、一起熬夜写稿、一起绿色中国行,带给我们的是团队责任、是躬行访青山、是开眼观世界、是对绿色国土的实地认知、是对记者责任的再次思考…… (记者 李楠)

编辑:邹佳琪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