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新闻中心 > 专题 > 绿色中国行动 > 记者手记

[记者手记]再访敕勒川

2014-07-29 14:13: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民歌,描写的就是我们即将走进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一带,古时候的景象。是的,这里就是曾经的“敕勒川”。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在这里留下的除却传颂千载的诗歌,埋藏地下的盛乐古城,剩下就是贫瘠荒凉的土地。据和林格尔县的老人讲,从前水土流失严重,农民一年到头是“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现在退耕还林的农民回忆起当年“六月雨后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的景象仍然唏嘘不已,因此当他们看到自己曾经贫瘠的土地里长出茁壮樟子松,脸上的喜悦格外多一些。几代和林格尔人付出的努力已经能见到成果,青草依依、绿树成荫在和林格尔也成了随处可见的景象。一路采访下来,我们发现支撑着和林格尔人能够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动力,是他们心中的再现敕勒川美景的梦想。初到和林,总会有人跟你介绍“北魏第一个都城盛乐古城就建在这,这里曾经是敕勒川。”而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位种树几十年的老人。

  6月21号,天空中点缀着片片白云,汽车在山间乡村公路曲折前行,两旁掠过车窗的是黄土高坡和蒙古高原的沟沟壑壑。我们来到和林格尔县盛乐镇罗家夭村拜访这位90岁高龄的种树老人——彭福生。车只能停在山坎而上。顺着土梁向下的小路,我们也一路蜿蜒来到彭福生老人的家,一口五十多年前打的小窑洞。彭老特别喜欢树,自家房前院边种着几棵山杏和杨树,虽然长得不十分挺拔但也能为这个农家小院提供一片阴凉。走进老人的窑洞,简单的家具上显眼的位置摆着1989年和林县委政府颁发给老人的“造林能手”奖状,还有三个镶在老镜框里的荣誉证书。我们问彭老有没有自己算过种了多少树?彭老说,没算过不知道种了多少。林业局的同志告诉我们,彭老从60岁开始坚持种树30年,一共种下1400多亩树木。我们问老人为什么要坚持种树?老人说:“念书、识字、栽树是好事情!”

  采访过后的一段时间,脑中常常响起彭福生老人的这句话,简单、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豪言壮语,但却是最打动人的。我想和林格尔人再现敕勒川美景的梦想,也许就是源自这种朴素的生态意识。当然再现敕勒川美景的路或许还有很长,或许还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但是彭老的话让我们相信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采访结束时90岁的彭福生老人说:“学习老愚公,老愚公是子子孙孙挖山不停,我是子子孙孙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我不停。”(绿色中国行动华北组记者金建军)

编辑:邹佳琪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