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5平安回家·温暖过年 > 新春走基层 > 记者手记

【新春走基层】东北农民因灾返贫称种地如赌博

2015-02-28 09:24:00  来源:央广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哈尔滨2月28日消息(记者宫喜金)从松花江畔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出发一路向北,途经哈伊、绥北高速,驱车近三个小时,便会进入黑龙江省中部的县级市海伦市境内。海伦市是国家级贫困县,以大豆、水稻、二人转艺术、豪华政府大楼闻名全国。这个县级市,总人口超80万,80%为农业人口,2013年60多万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不足7000元。

  大年初一,记者来到距市区8公里外的长发乡长新村,采访当地农户,了解农民土地收成、收入情况。

  土地流转火热“补、种”分离已成常态

  水稻是长发乡的优势作物,占全乡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长发乡是全市水田比重最大的乡镇,利用东方红水库灌区的地表水灌溉,水稻的栽培水平高,品质好。

  由于今年春节来得晚了一些,节后农民就要备战农忙,正月里恰是当地土地流转高峰时期。

  农民吕义已经53岁了,这是他“卖地”的第三个年头。“1垧(1垧为15亩)水田9000元,农业补贴归我,水费我交”老吕说。

  经过多年的改革试点,国务院从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直补,原则上按种粮农户的实际种植面积补贴,尽可能做到与种植面积接近。按照谁种地补给谁的原则,承包地转包给他人的,按承包协议处理;抛荒地和非农业征(占)用的耕地不予补贴;补贴不得用于高效农业,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常年不种粮的,不予补贴。

  在当地,粮种补贴、直补等农业补贴一年1垧地不到1000元,这种农业补贴受益人与实际耕种人分离的状况,已是常态。

  “我这地是全屯头一份定价的”老吕说。

  之所以强调是头一份定价,是因为全屯70多户人家土地的位置、肥贫情况相差不大,流转数量也不大,租价往往具有跟风性质,第一份流转的价格确定,后续的价格基本以此为准,浮动不大。

  当地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遭遇水灾,老吕外出打工,这1垧多口粮田反而旱涝保收,可谓非常幸运。

  土地现集约化经营有农民因灾返贫称种地如赌博

  连续两年水灾,同样幸运的还有老吕的弟弟吕库。从2007年,吕库开始大规模承包土地,从当初的4垧到如今的8垧,地越种越多,家里的农用机械也越添越齐,可以进行半机械化耕种,大大节省了人力,也节约了成本。村子里这样的家庭不少,因为仍坚守在土地上,走向小康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大种植面积。

  吕库给记者算了一笔种地帐,“种1垧水田,种子、农药化肥、人工机械费等投入在5000-6000元之间,再算上地租,1垧地的总成本大约在15000元左右。”

  正常年份1垧水稻的产量在12000斤-15000斤之间。2014年粳稻国家最低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155元。这样算下来,1垧承包地1年的净收入能达到7000元左右。一个三口之家还有近1垧地的口粮田,还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承包几垧地,几年时间就能让一个家庭走向小康。

  但是,连续两年的水灾,导致海伦市境内多个乡镇受灾,吕库家虽然受灾不重,但也把这位年过四旬的农民汉子淹怕了。

  前两年汛期时的连日暴雨导致东方红水库水位上涨,水库逼不得已泄洪,又加重了水患。因此,受灾农户还进行了大规模的上访,农户们认为水库应该起到灌溉、防灾减灾的作用,汛期本来雨就大,水库反而泄洪加剧了灾患,上访群众去海伦市政府、绥化市政府甚至还去了北京反应情况,最终也不了了之。

  由于吕库家的农田距离河道较远,地势相对较高,受灾面积不大。2013年大约半垧地绝收,2014年灾情相对影响小一些,稍微减了点产。吕库说:“承包8垧地,春天10几万投进去了,秋天收不收得回来,得看老天爷的脸色,种地就跟赌博似的,一年投入这么多,如果遭灾面积太大就全完了,几年都翻不了身。”“这几年还算幸运,算是赌对了”吕库说。

  不过同村的另一位农户曲柱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家的4垧多地连续两年颗粒无收,一下就让这个原本富足的家庭陷入了困境。2015年想继续投入就要依靠“抬钱”(农村借贷)。“抬钱”的利息最低是“1分利”(年息12%),高者能达到2分、3分。这就意味着1垧地再次增加了至少上千元的成本。

  自然灾害来了,人力有不逮,只能认命。靠天吃饭,是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观念。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规模的不断增大,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同时,是时候应该在农民风险意识教育,防灾措施的建设方面下功夫了,构建农村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的抗灾能力,守护住农民得来不易的幸福。

  (文中吕义、吕库、曲柱皆为化名)

编辑:李江雪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