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主办、中央档案馆协办、中国政协文史馆承办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在全国政协礼堂常设展出。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中共八大是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全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大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问题。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方针和新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历史证明,中共八大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站在比较高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了初步成果。

中共八大历史陈列分为“大会准备”“大会召开”“大会意义和影响”三个部分,围绕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着力展现中国共产党为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进行的积极探索。展览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表、视频、档案文献、沙盘、实物、多媒体等方式,展出图片逾120张、档案近100件、实物展品近50件、视频8个。值得一提的是,展览比较集中地展示了毛泽东对政治报告修改稿的多次批示、刘少奇对政治报告的修改、周恩来对政治报告的修改、邓小平呈报毛泽东的中央机构设置方案等档案;实物展品中还有八大代表黄宝妹珍藏的编号为000720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候补代表名单》原件等;展出视频中不仅有大会召开时的历史画面,还有几位高龄的八大代表及八大工作人员珍贵口述访谈。

65年前,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出把工作重心转向发展生产力上来?党为寻找符合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做出哪些探索?中共八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帷幕即将拉开的历史关头做了哪些准备?这些都将在展览里找到答案。相信通过中共八大历史陈列,观众们将对八大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以及它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意义有更加直观、深入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