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央广网福州11月14日消息(记者吕贝娜)11月14日上午,由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第四季“梅园·寻找闽都非遗论坛”在福州光明港梅园国际大酒店举行。闽都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练知轩,闽都文化研究会会长徐启源,闽都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汪征鲁教授,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思源,福建博物院副院长龚张念等闽都文化研究会有关专家人士、非遗文化传承人代表、文化机构代表以及新闻媒体代表共150余人出席论坛,就非遗的保护、传承与活化进行交流研讨。

  福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池小霞在论坛上介绍了福州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她说,“福州拥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154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7名,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159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91家,如果包含县区级的非遗项目,达到将近400个项目,全市共收集非遗线索达到了31400条,福州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

  池小霞表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即将在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开放,各县市区也逐步建立了区级的非遗展示馆、非遗示范校以及区级的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等,福州的非遗工作进入了一个良好的传承发展态势。池小霞说,“本次活动承办方是梅园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它作为福州市的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多年来结合传统的建筑景观特色,立足福州的传统文化,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展示、展览、演出、工坊等等活动,展现了文旅融合的新业态,为福州市非遗保护社会化参与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福州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福州非遗马尾剪纸(主办方供图)

  论坛上,主办方为“梅园·寻找闽都非遗”全民摄影节获奖作品颁奖。据了解,今年收到的各门类非遗摄影作品超过1300幅。11月1日至11月7日,30幅优秀摄影作品从中脱颖而出,参与线上投票,评选出网络组一二三等奖:一等奖《传承》(作者蔡朝阳),二等奖《陶罐制作(组图)》(作者蔡瑞云),三等奖《非遗地术拳传承》(作者林惠贞)。30幅优秀作品经论坛现场专家投票,最终决出专家组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软木画》(作者黄琳),二等奖《茉莉花茶工艺》(作者郭浩),三等奖《福州评话》(作者陈霖)。11月14日起,这些获奖摄影作品将在福建省内梅园旗下酒店巡展。此外,还将集结出版画册。

  闽江学院教授林秀玉教授表示,福州是一座有着7000多年人类生活史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像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是福州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奉献给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份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2021年福州市将承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这为福州提供了展示形象的国际平台。许多社会团体都在努力为这一次盛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展示出来的这些摄影作品,连同我在非遗集市看到的一些实物,涵盖面非常广,内容丰富,唤起了我们对祖先和能够创造这么多非遗文化产品的自豪感,同时又有一份深深的责任感。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保护文化遗产。”

  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思源表示,保护非遗,要打造一系列的“非遗+”品牌:一是“非遗+教育”,让青少年喜欢上老传统的东西;第二“非遗+旅游”,比如古厝是固定的文化遗产,如果仅仅展示,只能看到古人的痕迹在里面,必须要有一些活态传承的东西进入;第三,“非遗+文创”可以拓展,非遗传承有一个持续性的问题,需要一些生产性的保护才能够不断传承下去。陈思源强调,非遗保护单靠政府部门做不好,一定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福州非遗“吴航喜箩制作技艺”(主办方供图)

  记者在当天的非遗集市上看到了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的“高楼米线”作品展示。栩栩如生的螃蟹、醉翁亭和柿子都由米粒黏成,镂空立体,晶莹剔透,十分美观。据高楼米线非遗传承人陈国锐介绍,米粒需手工逐一挑选长度、形状、颜色,再以糯米和籼米按比例熬制浆糊,逐一拼黏不同部位构件,完成一件作品最快要一周至十天时间。陈国锐是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高楼村陈氏第二十三世裔孙,从厦门工艺美院毕业,原本有美术功底,2015年得知陈氏家族独有“高楼米线”技艺后,根据族谱记载,逐步恢复已经消失六十多年的技艺,并创新环氧树脂保护涂层,使作品不会霉变失去粘性,得以长年保存。陈国锐表示,为更好地传承,“高楼米线”非遗传承基地就放在高楼村,还走出了“非遗进校园”的特色道路,与长乐古槐中心小学、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等学校合作进行宣传,成立兴趣班和传习基地,现在已有学生一百多名,可以制作简单的立体作品。“不同于中药或美食非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传承高楼米线非遗更多是体会其中的精神价值。当下社会快速发展,年轻人相对浮躁,要静得下心来做一件事情。工匠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值得所有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