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群众需要自强自立,政府和企业的精准帮扶也非常重要。脱贫奔小康,各地在扶贫事业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山西:电商扶贫驻村庄 农民带货奔小康

  眼前这位正在学拼音的妇女叫郭晋平,今年快60岁的她,直播卖货已经有4个年头,没念过几天书的她努力自学拼音,为的是能把小米、核桃、酸枣面这些山旮旯里的天然有机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去年,郭晋平卖出去1000多单,收入近10万元,很多人都成了她的忠实粉丝和回头客。在岭头村,以前乡亲们因为缺少增收渠道,日子一度过得很困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岭头村抓住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政策机遇,引导村民们开网店、卖农货,2015年,武乡县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给当地的发展、乡亲们的脱贫致富带来了机遇。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为了支持电商发展,当地政府修村路、通物流、架基站、安网线,补上物流断点,打通网络堵点。村里还积极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对接,形成了有机小米、中药艾草、大黄梨、山野菜等种植深加工产业。村民们搭上了电商扶贫的快车,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广东广州:精准职业教育 助力贵州贫困学生就业

  扶贫先扶智,很多地区通过职业教育的方式帮助贫困家庭输血造血。近日,首批“广东技工·广州港班”的34名贵州毕节贫困生,经过两年的理论学习和一年的港口专项技能培训,正式毕业并入职广州港。2017年,广州港集团在全省率先提出“智力扶贫”新模式,首次尝试引入职业教育,面向贵州毕节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开展精准“订单式培养”。

  为让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安心就读,广州港还联合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学员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

  据统计,目前毕节技术学院累计开办41个“订单班”惠及学生1600多人,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超过500人。其中,到今年底,“广州港班”预计将累计培养学生150人左右,人均年收入可达到6到10万元。目前,该举措已在广州推广,广汽、地铁、广药等多家国企民企纷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