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1月27日)上午11:00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目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包括农村社区的动员能力,实行地毯式追踪、网格化管理,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群防群控,稳防稳控,才能有效实现“防输入、防蔓延、防输出”的疫情防控目标,控制疾病传播。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入网入格入家庭”。

  一、 进行流动人员管控追踪

  这是当前社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根本手段。要以社区为网格,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摸排人员往来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重点追踪来自疫情发生地区武汉市的人员,进行居家医学观察14天,监测其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和网格化工作体系,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充分发挥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干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家庭医生队伍的合力,借力大数据手段,提高追踪的敏感性和精细化程度,确保追踪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一旦发现疫情,立即转运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隔离。

  二、 密切接触者管理要加强

  随着越来越多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被诊断,他们的密切接触者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其追踪管理压力不断增大。密切接触者的管理重点在社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将加强与社区的配合,规范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判定密切接触者,同时积极指导社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有效落实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等措施,做到无缝衔接。要发动社区网格员、家庭签约医生、预防保健医生,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情况及时启动排查、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并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定点医院等准备工作。

  三、环境整治要做实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力度,严格对社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治理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监管,把环境卫生治理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单位和家庭,防止疾病传播。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指导一般公共场所、交通工具、集体单位落实以环境清洁和开窗通风为主的卫生措施,必要时进行适度的消毒处理。

  四、健康教育到每一个人

  要求各地发布公告,对辖区内来自武汉的人员进行健康提醒,让大家主动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联系登记,主动接受居家医学观察14天等防控措施。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科学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总台央视记者 史迎春 崔霞 乔全兴 李雯婷 杨弘杨 刘旭 张熙 都昕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