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习近平主席的演讲,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提出了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中国主张,传递出坚定不移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响。

  三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艰难前行。重温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的演讲,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讲话拨云见日的穿透力和指引前行的感召力。

  三年来,中国重信守诺、积极作为,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友好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展现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大国担当。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扩张程度最弱的一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为2.4%。预测2020年将有所改善,但仍然容易受到贸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

  世界到底怎么了?

  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演讲中指出,有一种观点把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

  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习近平主席说。反全球化的呼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足,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发展失衡,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世界经济领域这三大突出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对此,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协同联动、与时俱进、公平包容,倡导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这是推动各方致力于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时代强音,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习近平主席指出,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三年来,创新已成为世界经济关键词。《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指出,唯有创新才能使经济保持中长期增长的动能。从达沃斯论坛到越南岘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正在成为世界的广泛共识。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各国不断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更加持续均衡、普惠包容的发展方面加大合作力度。

  △习近平主席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这是习近平同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在一起。

  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演讲中坦言,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习近平主席指出,这是正确的战略抉择。

  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我们希望,各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公平敞开。

  春节临近,中国人年货篮子里的“洋货”越来越多了。有数据显示,澳大利亚雪地靴、法国葡萄酒、美国波士顿龙虾等销量大增。

  在全球经贸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我国不断优化外贸结构和营商环境,企业创新挖潜多元化市场,外贸继续保持稳中提质势头。201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创历史新高,有望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中国消费者有了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品可选择

  三年来,从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扩围到两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从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到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到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一系列开放措施相继落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为各国提供了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主席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在达沃斯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说,中国人民深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艰辛,对各国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都点赞,都为他们祝福,都希望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不会犯“红眼病”,不会抱怨他人从中国发展中得到了巨大机遇和丰厚回报。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中国致力于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截至2019年10月底,中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1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将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中缅经济走廊由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实现走廊三端支撑和互联互通重大项目积极进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在实现天然气发电后,缅甸皎漂镇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公司承建的缅甸仰光外海引航站现已投入使用,大幅提升了海上运输效率;在缅甸若开邦皎漂镇,中缅天然气管道项目实施给当地带来了显著变化,从每天只供电两三个小时到实现24小时供电,电费也大幅降低;中企承建的莱比塘铜矿为中方企业、缅方合作伙伴、缅甸政府、周边社区、公司员工实现了“五方共赢”。

  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一带一路”已成为当前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时间是最伟大的检验者。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和平发展的“稳定锚”、世界繁荣进步的“发动机”、各国合作共赢的“助推器”。

  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历史十字路口,中国方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愈发凸显,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