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勒之城”维也纳(它也可以是“贝多芬之城”、“莫扎特之城”、“海顿之城”或“约翰·施特劳斯之城”,但在马勒去世第一百个年头的2011年,它只属于马勒),处处可寻马勒的踪迹。尽管马勒住过或去世的医院房子大多都保存完好,却没有一处被开辟成博物馆。这并不是什么遗憾,因为马勒和其他更著名的音乐家不同,他有三个属于他的庙堂可供后人膜拜——他担任院长兼总监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他担任首席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所在地金色大厅以及作为建筑作品的维也纳音乐厅。

  我在维也纳音乐厅感知马勒起于两年前的冬夜,聆听的是马勒的第七交响曲,因为第二和第四乐章分别有一个“夜乐”(Nachtmusik)的标示,而得名《“夜乐”交响曲》。虽然该曲完成于奥地利南部维尔特湖畔的迈尔尼格“作曲小屋”,但“夜”的意象当来自维也纳的白日梦。一百多年前的维也纳是一个被白日梦充满的城市,那是一个纷乱、虚幻、颓废、优雅的年代。我甚至以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释梦学说诞生于此都与这里盛产形形色色的白日梦有关。

  马勒无疑是许许多多被梦境折磨一生的人之其中一员,他所有的音乐作品都与黑夜和梦有关,也就是说他的创作动力源于无意识的释放比构建世纪末交响乐大厦更有说服力。如果说我因舒伯特而对维也纳怀有深情,那么我对维也纳充满未知之谜一定是马勒的梦境的触角无所不在深深吸引了我。

  刘雪枫,知名音乐评论家,古典音乐推广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著有《贴近浪漫时代》《德国音乐地图》《朝圣:瓦格纳的拜罗伊特》《交响乐欣赏十八讲》《和刘雪枫一起听音乐》《给孩子的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