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人的长江史诗变奏曲——“2019美丽中国行”参访三峡大坝

2019-07-02 11:0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宜昌7月2日消息(记者李展鸿)由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2019美丽中国行 三峡宜昌行”采风活动近日走进湖北宜昌,由全国知名作家、主流媒体记者、旅游达人等20余人组成的采风团乘游轮经葛州坝入西陵峡,先后走访了屈原故里与三峡大坝,实地了解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前世今生及其给三峡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峡大坝(采风团自媒体 刘运泽 摄)

  殊为不易——中国人的长江史诗变奏曲

  湖北省宜昌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一流的钢琴制造业而享有“诗歌之城”与“钢琴之城”的美誉,而雄据在宜昌三斗坪镇浩瀚天水之间的三峡大坝,远望也正如一架巨型的钢琴,将滚滚东去的亿万朵放荡不羁的浪花统摄成一篇篇有力而和谐的水与电的乐章,这是一支署名为中国的长江史诗“变奏”曲,它改变了长江肆虐的节奏,也改变了中国发展的节奏。

  今天,包括三峡大坝在内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实实在在地成为了长江中下游1500多万人民抵抗洪水的坚强护盾和全国11个省市的电能重要来源,由于它的横空出世,三峡水道天堑变通途,万里江面穿梭万吨级货轮,时常乖张暴戾的长江也真正成了中国人名副其实的“母亲河”与“黄金水道”。

  

西陵峡江景(央广网记者 李展鸿 摄)

  在三峡工程展览馆里,采风团成员观看了三峡工程纪录片与详实的图文实物资料,感受这一个浸润着中国人追求富强与幸福的关于“水”的梦想,如何从孙中山1917年的文字变成萨凡奇1944年的图纸,再从毛泽东1956年的豪迈诗词变成2019年眼前的宏伟现实。几代领导人和无数专家的智慧,数万工人和士兵的汗水,百万三峡移民的奉献,三峡工程从无到有的过程,与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民族复兴的过程相随相伴。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诗词中的豪情宏愿变成了现实,然而,“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一声“殊”的惊叹,得来又是多么的“殊”为不易。

  

采风团参访三峡工程展览馆(央广网记者 李展鸿 摄)

  “屈原”两次“搬家”——百万三峡移民为家国奉献的象征

  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的,是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它位于秭归县新县城凤凰山上,占地面积约500亩,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端午习俗的重要传承地。游人拾级而上,高峡平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步入屈原祠,则能感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高尚情怀。

  

采风团参访屈原故里景区(采风团自媒体 邱磊 摄)

  据了解,屈原故里景区内的屈原祠,其实经历了两次迁建,而这两次搬迁都与三峡工程有关。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屈原祠所在的库区水位升高,遂于1976年7月迁建至归州镇向家坪,随着三峡大坝库区水位进一步提高,建在向家坪的屈原祠于2006年再次搬迁,最终在茅坪镇凤凰山形成现今的屈原故里文化景区。

  在三峡工程兴建的过程中,有113万工程库区的民众迁离自己的家园,“移民”到其他地区,他们扶老携幼,或搬迁后靠,或远赴他乡,三峡工程正是在他们对故土的眷恋不舍与对未来新生活的执着盼望中破土动工的,虽然国家在三峡移民工程上投入了800多亿元资金及出台多种政策用以帮助他们尽快在新家园过好生活,但若没有这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有今天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更没有三峡工程创造的安定家园和其他巨大的综合效益。

  凤凰山上,以两次迁建后的屈原祠为核心的景区气势磅薄,雄伟壮丽,是国家5A级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来自全球的华人在此追思屈原之时,远眺大江对岸的三峡大坝,也不应忘记向那同样热爱家国的“百万移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三峡工程带来了什么

  有效调节长江洪水,将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使江汉平源和洞庭湖区1500多万人口、2300多万亩田园得到切实有效保护。

  每年提供近1000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相当于每年节省5000多万吨原煤或2500多万吨原油、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亿吨。

  改善了长江宜昌至重庆河段以及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提高了中下游通航能力,沿江工农业用水得到较好保障。

编辑: 郅怡婧

中国人的长江史诗变奏曲——“2019美丽中国行”参访三峡大坝

由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2019美丽中国行 三峡宜昌行”采风活动近日走进湖北宜昌,由全国知名作家、主流媒体记者、旅游达人等20余人组成的采风团乘游轮经葛州坝入西陵峡,先后走访了屈原故里与三峡大坝,实地了解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前世今生及其给三峡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