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关键之年关键点 | 以“制度型开放”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2019-03-13 09:06:00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如何推动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

  评论嘉宾:李稻葵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关键词:更多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

  更多的市场准入。就好比我们的中超和CBA篮球联赛,要允许更多的“外籍球员”参加,我们的比赛水平才能提高,才能更精彩。

  国民待遇。“外籍球员”来到我们的赛场,我们的裁判评判标准应该是一样的,犯规就是犯规,这样比赛才能激烈,才能公平,最终才能促进“本土球员”更快成长。《外商投资法》的核心就是国民待遇,对外资来说,中国的投资环境更加开放、稳定和透明。有了法律的保障,外商更愿意、更有自信心来中国投资。

  评论嘉宾:屠新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

  关键问题一

  “制度型开放”意味着改革和开放是密切的互动关系

  发达国家企业来到中国经营或者说和中国企业进行贸易等等,他们都有一个制度转换的成本,就是他们国内的制度和中国的制度之间有一些差异,“制度型开放”其实就是为了尽可能地缩小差异。应该说,中国肯定会有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一些国际惯例和通常的营商环境的基本要求要尽可能对接,尽可能地减少交易成本、转换成本,更好地促进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关键问题二

  “引进来”和“走出去”要扩大深度、相互作用

  从“引进来”的角度看,中国现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范围、深度越来越广,相应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而这些问题也越来越深入地涉及国内政策体制的调整。过去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但现在追求的方向是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外资能够安心在中国发展,那么中国企业“走出去”也会获得更加公平、更加透明的待遇。

  从“走出去”的角度看,关键问题要考虑怎么和国内经济发展更好地结合,既反映出国内优势,又能和国内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互补。要避免出现因一些产业企业“走出去”过快、过多、过急而影响了国内的产业、行业。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和国内营商环境改善相挂钩的,如果国内的营商环境更好,经营成本更低,企业可能就会做出一些调整。

  关键问题三

  方向上要更加平衡、各有侧重

  对发达国家的开放,要尽可能和现行国际经贸规则包括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相结合、相对接,使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人员、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更便捷,成本更低。  

  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一方面要进一步通过贸易投资实现更好的互利共赢,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资源要素的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能力,相应地也就提高了他们和中国开展更密切更深入合作的能力。“一带一路”倡议的侧重点就是加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通过互联互通来进一步降低我们和发展中国家交往合作的制度成本,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益,使得双方都能够从合作中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利益。

  关键点

  “制度型开放”是推动全方位开放的关键,继续改善国内营商环境,让外资更加放心、更有信心。

编辑: 曹宇

关键之年关键点 | 以“制度型开放”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如何推动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