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扶贫攻坚 交通先行:桥通路畅为村民插上致富翅膀

2017-12-20 11:27:00来源:人民网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冲刺期,而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则成为"十三五"期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

  扶贫攻坚,交通先行。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全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向城镇新区、产业园区、农村社区延伸,大力修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使一条路连接一方园区、带动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

  以四川省为例,目前98%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95.7%的建制村通硬化路,贫困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小金县的特色产业也因此受益。不只是小金县,在黑水县、壤塘县和色达县,交通扶贫的作用也越发凸显。

  这一深刻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交通运输部的定点扶贫帮扶。统计显示,2009年至今年10月底,交通运输部在小金、黑水、壤塘、色达4个县累计安排定点扶贫专项资金11.8亿元,支持1350公里农村公路、46座农村公路桥梁建设,4个县至州府马尔康已基本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形成了2个方向以上的对外生命通道。

  交通+旅游让村民有了新向往

  黑水县沙石多乡的羊茸村原来在高半山上,交通极为不便,生产生活物资均靠人背马驮,从公路沿线到老村寨,爬坡上坎要1个多小时。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由于沙石多乡雨水较多,当地山体又比较破碎,村民住房常受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为此,该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决定对羊茸村进行整村搬迁。

  2012年,该村42户全部从山上搬到山下河边一块平地上,河的另一边就是347国道。靠着交通主干道,发展问题不用愁了,但是村里老百姓过河却存在问题。

  当时,羊茸村进出只能依靠一座有着30年历史的人行索桥,破旧不堪且车辆无法通行。针对这一问题,交通运输部扶贫联络组反复调研,将羊茸村四板沟桥建设项目列入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重点项目。该桥全长37.7米,桥宽6.5米,投资150万元,2012年建成通车后,彻底改变了羊茸村搬迁点的通行状况。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村里也发展起了集体经济。羊茸村全村村民以房屋、资金等入股,成立了旅游公司,,以“公司+支部+农户”的模式进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

  桥通路畅,游人络绎不绝,旺季时羊茸村常常爆满。数据显示,在今年彩林节1个多月的时间里,村里就接待了1万多名游客,收入约100多万元,参与接待游客的农户最多分红4万多元,最少也分得2万多元。

  从自给自足到发展商品经济

  今年9月,小金县沃日镇木兰村新建成一条2公里多的农村公路,这条村道两头都连着350国道,在木兰村形成了一条环线。这条路让当地2000多名群众受益,服务了2000亩左右的苹果产业园。老百姓就管它叫“二环路。”

  “二环路”建设得益于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帮扶政策,交通运输部驻小金扶贫干部,小金县委常委、副县长刘金香告诉记者,自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小金以来,共下达小金县交通定点扶贫项目28项,总投资3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86亿元。

  以前,村民主要是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往路不够好,种苹果销售不方便,而这东西又不能当饭吃,不敢多种。”沃日镇党委书记杨敏说,“现在不一样了,交通方便,销路不愁,村里的苹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得益于交通发展,目前,木兰村的苹果直接可以卖给过往游客,还可以搞采摘。网上销售也很方便,快递公司上门揽收,轻松发货。

  从种口粮,到种果树,从自给自足到发展商品经济,这种变化在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帮扶的四县体现得很明显。

  交通网络完善让城乡建设加快

  近年来,色达县在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下,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60公里,实现全县17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134个建制村中,118个建制村完成了通畅工程,全县城区及乡(镇)已具备通行公共交通条件。

  2016年,色达县结束了建县62年来无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历史。该县通过公司化运营,引进专业公司开通城内公交线路2条、城乡公交专线3条,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44个,城乡公交覆盖9个乡镇,投入12辆公交车,年运送旅客15万人次。一个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方便快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初步形成。

  交通运输部驻色达县扶贫干部,色达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丁凯告诉记者,最快2018年年底,待色泥路、色锣路建成后,色达县拟新开通色柯镇到塔子乡、色柯镇到泥朵乡2条线路,全力解决色达8个边远牧区乡镇干部群众出行困难问题,做到17个乡镇全覆盖。

  交通为村民插上致富的翅膀

  黑水县羊茸村的变迁只是四川藏区四县“交通+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小金县、壤塘县和色达县,“交通+旅游”也是当地开展脱贫攻坚的主要模式之一。

  回忆起两年前,吴守恒颇多感慨:“硬骨头终于啃下来了,还蛮有成就感的。”

  吴守恒是交通运输部原驻小金县美兴镇营盘村第一书记,2015年上任伊始,就着手开展营盘村农村公路攻坚战。

  “以前的道路太过狭窄,很多路段俩人迎面走来,还得侧着身子才能通过。”吴守恒说,为了彻底改变这一落后状况,他与村两委研究,作了详细的规划。最后在交通运输部的支持下,陆续整合资金3000多万元,新修和提升改造道路7.6公里,新建和加固桥梁7座。

  通过公路建设,营盘村发展起建材交易、特色旅游、餐饮住宿等多元化产业,村民收入得到明显增长。现在,整个村子里大货车、小轿车、拖拉机川流不息,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自开展定点扶贫帮扶以来,交通运输部在小金、黑水、壤塘、色达4县强力推进扶贫脱贫交通项目建设,从2009年至今年10月底,累计安排定点扶贫专项资金11.8亿元,支持1350公里农村公路、46座农村公路桥梁建设,4县至州府均已基本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形成了两个方向以上的对外生命通道;小金、黑水、壤塘3个县100%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色达县100%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58.2%的建制村通硬化路,脱贫路、产业路、联网路覆盖更多乡村。

  “交通+旅游,是我们脱贫攻坚进程中的一个方面,目的是要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部驻阿坝州扶贫干部,阿坝州委常委、副州长舒驰告诉记者。

编辑: 孙丁玲

扶贫攻坚 交通先行:桥通路畅为村民插上致富翅膀

从种口粮,到种果树,从自给自足到发展商品经济,这种变化在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帮扶的四县体现得很明显。”吴守恒是交通运输部原驻小金县美兴镇营盘村第一书记,2015年上任伊始,就着手开展营盘村农村公路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