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广播剧《呦呦青蒿》引关注:用好声音讲好故事

2017-06-17 06:42:00来源:人民日报

  

  

  

  编者的话

  近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余姚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广播剧《呦呦青蒿》在多个电台播出,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广播剧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一种通过声音带领听众完成戏剧体验,激发听众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广播剧唯一的表现手段就是声音。因此也有人说,广播剧可能是最受限制的戏剧艺术之一。

  融媒体时代,广播剧这一表现手段相对单一的艺术形式面临了怎样的挑战,又该如何创新?

  声为媒 令想象无限丰满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清纯的童声歌唱伴随着交响乐《我和我的祖国》,这清新又蕴含丰富寓意的组合,将人们带入广播剧《呦呦青蒿》所营造的世界。

  《呦呦青蒿》以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精彩演讲开场,选取了临危受命、钻研古籍、深入疟区、激发灵感、土法提取、以身试药、科学萃取、临床救人等主要情节,表达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献给全世界的重要礼物这一主题。“屠呦呦的人生如此传奇,却以声音这唯一的形式呈现,声音艺术是《呦呦青蒿》的重要魅力,但打动观众的,还是《呦呦青蒿》的故事本身。”导演阚卫平说。

  事实上,自第一部作品《恐怖的回忆》1933年在上海广播电台播出以来,广播剧已然在中国文艺的舞台上走过80余年。在大众媒介不甚丰富的年代,广播剧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创造了一个辉煌时代。

  专家指出,广播剧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如1933年激发了广大上海人民抗日热情和斗志的《恐怖的回忆》;为纪念“二七”铁路大罢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反映铁路工人修复铁路支援国家建设的《一万块夹板》;抗美援朝期间播出的《朝鲜丹娘——金玉姬》;为弘扬延安精神制作的《当乌云密布的时候》;为倡导英雄人物的荣誉与责任精神,《刑警803》《呦呦青蒿》等与时代背景结合紧密的优秀剧目不断诞生。

  此外,广播剧融古今之要事、道文之精髓,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红楼梦》、黑龙江电台制作的《水浒》等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发展,《二泉映月》等原创作品大量涌现,剧本更加丰富。

  《呦呦青蒿》重视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将屠呦呦人生历程中的悲喜升沉、“人生如戏”的真实故事转化成了“戏如人生”的艺术作品。

  沉浸式 探索VR叙事

  广播剧通过语言、音乐和音响这三个要素来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广播剧编导只能通过声音带领听众完成一次戏剧体验,用声音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唯一的表现手段就是声音。有人说,广播剧是最受限制的戏剧艺术。在媒体手段丰富多元的当下,广播剧的发展自然也受到了挑战。

  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广播剧也遇到了传播受限、听众流失的难题,但广播剧主创们一直在探索创新。编剧阙平说,广播剧创作剧本时,需要编剧关闭自己所有的视觉系统,通过声音让眼睛能看到的景观转化为脑海中想象的艺术世界。广播剧既是最受限制的戏剧艺术,又是可以通过声音令人的想象无限丰满的戏剧艺术。

  拓展表现内容和形式,力求虚实结合、浸入式体验,成为广播剧发力的方向。在《呦呦青蒿》中就充分呈现沉浸式的特征,将人物互动、时空自由、视点转换等要素逐一穿插,体现“视觉效果”。“与以往广播剧不同的是,听众不仅仅是这段历史的旁观者,在多种手段的拽入下,我们似乎穿越进入这段往事,与当事人共呼吸,见证了这个伟大经历。”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关玲说。

  关玲说,VR(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被誉为终极叙事方式。《呦呦青蒿》通过模拟现场、还原情境,引导听众用经验和想象完成对剧中生活的参与,前沿性地探索了这种叙事方式在广播剧中的实践。

  柏拉图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将拥有世界”。精彩的故事内容、精致的讲解方式、精准的传播渠道缺一不可。纵观近年来广播剧的发展,其创作呈现借势多媒体传播,尝试跨界融合和产业拓展的趋势。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献礼党的十九大”重点文艺作品,《呦呦青蒿》沉入史料、浸出原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华之声等多个电台进行首轮和二轮的多次播出,同时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网友可随时点听,在全国听众及海外华人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此外,该剧也注重线上线下互动,《呦呦青蒿》的主创人员来到屠呦呦的母校——宁波效实中学举办“《呦呦青蒿》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该剧的影响力(图③,资料图片)。

  微传播 受年轻人青睐

  在互联网时代,广播剧从电台走进了新媒体,广播剧的制作也从专业人员变成了音频爱好者,制作和收听的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适应融媒体时代,融媒体微剧也适时推出。微剧,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在互联网上进行音图文融合传播、长度在5分钟之内的迷你型广播剧。微剧制作的低门槛、草根性和垂直化的特点,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尤其适合广播从业者DIY(自己动手制作),是广播剧创作融媒体产品的新样态。阙平就提到,前不久,他听到一群中学生在网上依据热门网络小说《全职高手》自己创作的音乐广播剧,还配了一些漫画,点击率达到了27万。

  相关专家指出,微广播剧遵循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碎片化、个性化、移动化的特点,剧集时间短,剧情紧凑,矛盾集中,扣人心弦,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广播剧回归到了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

  每一部微剧既是一个作品、也是一个产品,这种产品思维借助融媒体实践,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老百姓的需求。实践证明,微广播剧的创作和征集借助网络力量效果更好,影响更深;网络与广播电台的同步传播,以及微博、微信、手机分享与转发、二维码扫描传播等融媒体的结合,使得受众人数实现几何增长,形成“蝴蝶效应”,由此给微广播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开拓,带来无限可能。

  此外,一些著名影视演员,比如倪萍、李保田、吕中(图②,资料图片)、宋春丽、濮存昕、杨立新、田华、张译、李明启等,都倾情参演广播剧,用名人效应增加广播剧的影响力(图①,演员录制广播剧。资料图片)。

  在传媒变革、媒体融合的今天,广播剧借力融媒体,打造微广播剧,迎接广播剧的下一个春天。正如著名剧作家曹禺对广播剧的推崇:“广播剧是魅力女神,像诗、像梦,在声音世界中,使人享受一切美妙。”

  ■小贴士·广播剧

  广播剧是伴随着无线电广播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戏剧形态。它和一般的戏剧不同,放弃了视觉的表现手段,主要以人物的语言(附随自然的音响),表现戏剧事件。它的表现形式,属于纯粹的时间艺术,可以根据语言和音响效果,形成听觉空间和想象空间。

  格拉斯哥广播的《罗布·罗伊》,伦敦广播的《危险》,日本的《在炭坑中》被普遍认为是业内较早的广播剧。1928年,英国开始使用戏剧调整盘,它可以综合几个播音室的音响,把各个播音室的音响有机构成混合的整体。这种新技术的采用,对广播剧的飞跃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本版制图:蔡华伟

编辑: 巩盼东
关键词: 1933年;声音艺术;视点转换;音乐广播剧;故事内容

广播剧《呦呦青蒿》引关注:用好声音讲好故事

近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余姚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广播剧《呦呦青蒿》在多个电台播出,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广播剧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广播剧融古今之要事、道文之精髓,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红楼梦》、黑龙江电台制作的《水浒》等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