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绿色、生态、不施化肥 这样的绿色产品如何走出大山?

2017-05-27 17:38:00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山深处的板厂村。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安康5月27日电(记者 宋宇晟)“大山里有的是好东西,但就是卖不出去。”板厂村不少村干部都向记者说过这样的话。

  板厂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高桥镇。对于这个大巴山北麓的村子来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这里具备了不少作物的生长条件。绿色、生态、不施化肥的蔬果,是不少大城市居民梦寐以求的。

  “我们这里气候好,山里的土地,即使你不去管它,它自己就能长出各种植被。” 板厂村第一书记贾仕安这样告诉记者。

  事实也确实如此。山中物产丰富,在这里你能找到各种各样的野生动植物。村干部进山,有时候会一边走山路一边采野菜,一路走下来,采的野菜往往能够中午炒几个菜了。

  不过,山里的宝却难以变成村民实实在在的收益。而交通不便就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山里,相当一部分山路是有坡度的。板厂村第一书记贾仕安说,角度在30°的山路在板厂村较为普遍,坡度更大的地方他也经常遇到。“有的地方甚至是直上直下的。”他把手竖起来,向记者比划着坡度接近90°的山路。

  山路难走,因此运输成本太大便成了大山深处的“好东西”难以“走出去”的主要原因。

  正在种地的村民郑传贵。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郑传贵家种了几亩土豆,不过因为交通不便,这些土豆无法变成他的收益,只能自己家里吃或者拿去喂猪。“家里种的土豆一般都是自己吃,小的就喂猪了,个头大的家里人就吃了。”他说。

  从去年开始,紫阳县开始发展电商。在县里的一些镇、村都设立了电商网点。

  记者注意到,茶叶、玉米、土豆这些农产品是紫阳县电商经营的主要产品,其中一些产品已完成深加工。以玉米为例,当地的开源公司从农户手中收购玉米后,就加工成一杯一杯的“玉米营养餐”。

  但运输成本大仍是个问题。紫阳县电商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林红梅坦言,目前最大的成本就在运输上。“就拿我们一些电商平台卖的本地土豆来说,运输成本大概就会在原有的土豆成本上翻上一番。目前一斤的运输成本就已经超过一块钱了。”

  板厂村村支书金顶鑫也觉得,交通不便造成的物流成本让村民难以获利。“像我们这的野生猕猴桃也挺好吃的,但是销路也是问题。本地才卖1、2块钱一斤,在外面要卖5、6块钱。野生的都没上化肥。有的就卖到集镇的电商平台上,他们在帮忙卖,但是价格也卖不起来,还是物流成本太大了。”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许在不久的未来能够得到改善。一方面,当地的公路硬化正在不断继续。距离板厂村村委会最远的一组正计划今年开工修一条水泥路。

  紫阳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另一方面,当地的电商平台也在加紧建设。紫阳县电商办负责人李占伟告诉记者,各村的电商网点目前正在建设当中。

  此外,对口帮扶紫阳县的建设银行也正在对接紫阳县电商平台,准备通过在善融商务电子商务平台上设立扶贫专栏,支持包括紫阳县在内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销售。同时,对于相关地区企业的入驻门槛适当放松,在销售活动上予以资金支持。

  对于未来,林红梅显得很乐观。“未来紫阳发展空间一定特别大。原因就是这片青山绿水。现在紫阳就是一片净土,这里的产品一定是少而精的,销路也一定不错。”(完)

编辑: 王丹蕾
关键词: 化肥;板厂;电商;绿色产品;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