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方旭谈话剧《二马》:喜剧捧腹后,要有些可琢磨的东西

2017-04-05 16:34:00来源:央广网

老舍话剧《二马》海报

  央广网北京4月5日消息(记者张瑜瑜) 改编自老舍原著的话剧《二马》将于4月7日至9日在国家大剧院迎来二轮演出,身兼该剧导演、编剧、主演的方旭在日前举办的《二马》新闻发布会上向观众吐露心声,分享了他创作话剧《二马》的缘起、过程及体会。

  “改编《二马》,关老师给我挖了一个坑”

  发布会当天,中国老舍研究会前任会长关纪新应邀出席。方旭笑言,“改编《二马》,是关老师给我挖了一个坑”。他说最初就是关老建议他可以改编《二马》试试,为此他纠结了有三个月之久。

  “《二马》小说我之前就看过,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我也看了,阵容挺强大的。我改编过几部老舍的作品,慢慢发现老舍先生绝对是大家,但是先生的作品出人物,却不讲故事,矛盾冲突比较淡,搬上舞台不好改。例如《茶馆》,大家都耳熟能详,可是要让你提炼出《茶馆》到底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却很难说清楚。然而,舞台是讲究故事的,要有起承转合,这样要把《二马》搬上舞台就很有难度。”

    此外,“老舍先生生活的那个年代到现在,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时候,从中国到英国生活环境变化很大,东西方文化碰撞剧烈,尤其对当时才二十多岁的老舍而言冲击更大。然而现在,大家对西方已经不陌生了,世界都成了地球村……”方旭坦言,从决定要改编《二马》开始,他就一直在寻找一个点,能跨越时代而放在当下仍引起共鸣:“好在后来找到了一个点,那就是即使时代变了,但群体之间的隔阂与排斥还是存在的,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总是有一些本能的排斥与偏见,我觉得从这个角度去呈现《二马》在当下更能引起共鸣。”


导演、编剧及主演方旭(摄影 陈牛牛)

   “喜剧捧腹后,要有些可琢磨的东西”

  老舍先生的著作以语言幽默见长,因此话剧的改编也要体现老舍幽默的元素。但同时, 方旭认为喜剧捧腹后,要有些可琢磨的东西,让人笑中含泪。他也试图在对《二马》的改编中,融入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九十年前,西方倚仗经济优势与我们拉开差距,“现在我们经济发展上去了,西方却依然有优势,是一中文化优势,当下国人在精神上的迷茫和空虚,是值得台上台下共同思考的问题。” 方旭认为,创作者创作作品要有诚意,才能与观众展开情感层面的交流,戏才能打动观众。


老舍话剧《二马》剧照

   “全男班绝非噱头,是艺术表现的方式之一”

  之前方旭自编自导自演的独角戏《我这一辈子》,一经演出圈粉无数。不过他也感慨:也不能老做独角戏啊!自己编的本子,总想着要完整地表现出来,所以就自己导上了。方旭称,特别感谢《二马》的这帮全男班演员,没有他们就没有《二马》今天的这幅模样。

  方旭说,排练就像腌咸菜,一堆人要在一个缸里沤着,三天出来就不是七天的味儿,时间长了味儿就对了。他在剧中饰演老马,但他也坦言自己的形象跟想象中老马的样子相差甚远,所以在找角色的过程中也是受尽折磨,但找到的那一瞬间,却非常享受。

  针对有观众好奇,为何要启用全男班演绎该剧,方旭表示“绝非噱头”。 “我这个人吧,做戏不太喜欢特别实的东西,我觉得舞台就应该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像我的作品里很少有人只演一个角色,包括《二马》也是。而且《二马》很特殊,中国人演外国戏这事儿,到底要不要洋腔洋调?最后我们把它做得游戏感很强,而这正和全男班这种形式风格相合,戏里反串的不是旦角那种男扮女,不用捏着嗓子说话,我们不演女人,只演感受。”

  方旭介绍,此次复排有两位演员新加盟,而不同的演员对角色的理解、表达都会不一样,他也对《二马》在这轮的全新演绎充满期待。

编辑: 王丹蕾
关键词: 老舍;话剧;《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