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两会特别报道】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对话厦航掌门车尚轮

2017-03-13 14:5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中国交通广播记者 苏晓娟)3月10日,中国交通广播“两会鲜生”李泽鹏,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车尚轮,对北京新机场建设、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以及优化空域资源等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讨论。

  北京新机场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新机场建设时就强调,新机场建设非常重要,是北京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国家战略,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主体的参与也并不局限于京津冀企业,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企业都参与其中,而厦门航空作为全球知名的航空公司,更是紧跟中央决策,大力支持京津冀交通的协同发展。采访中,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车尚轮就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他们一直在努力,“我们特别是以河北航空为主体进入京津冀的建设,特别是第二机场的建设当中,国家发改委已经确定我们河北航空进入第二机场了”。按照规划,到2020年厦航在新机场可以放50架飞机来运行,老机场放100架。同时,车尚轮表示,他们还有一个很大的规划,“不但新机场,我们还把河北航、南航的基地要发展起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交通优先、探索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构建则体现了相关部门的智慧。为此,政府部门不仅做了信息的规划,还协调企业进行优化、重组,更好的服务交通出行。厦门航空和河北航空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车尚轮:“河北航空,福建省委省政府是通过认真的考虑以后选择了管理组建河北航空,所以我们也感到非常荣幸。去了以后运行两年多,看来非常不错,我们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每年要投多少人力,每年增长速度是多少,然后我们跟他每年要投入多少,要运送多少,这个都完全实现。他们也对我们非常支持,而且运行的很好,当年就盈利”。

  提到当年就盈利,车尚轮有些自豪。其实航空企业因为飞机的购置成本高,有很大的经营压力,如何经营好一家航空企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给老百姓做好服务,又要面临经营压力,这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厦门航空能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也跟紧跟国家政策有关。“说到‘一带一路’,我讲我们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上,还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上,厦航是出了大力的,是怎么大力呢?习总书记飞到哪里,在‘一带一路’上,我们的航班就飞到哪里。他2013年去了印尼,我们就把航班飞到印尼;他去了马来西亚,我们就有航班在马来西亚;他到新加坡,也会在新加坡;他到了日本,到了东京,我们只要能飞到的点,我们都很多。我们算了下,在东南亚上,在‘一带一路’上,我们的航班基本上是国内最多的,每周有60多条航线,每周有80多个航班,可能厦航是最多的”。

  同时,车尚轮表示,想要在厦门建设一个海空港。“空中和高铁要实现空铁联运,我们要建立东南亚的航空文化枢纽,在福建。基本上现在雏形了,空中的航线开通,可能除了北上广,我们是最多的,在国内来讲直通了31个省市自治区”。

  说到航班晚点和准确率的问题,车尚轮表示,最重要的是要优化空域资源。“我们空域资源十分紧张,主要是我们体制、机制和结构上发生了问题。什么问题呢?因为我们国家的空域资源的制定、规划是几十年没变的,福建这么大的天空,空域可以利用的资源在17%,其实17%都不到,只能在很小的地方里面弯弯拐拐走。”他认为,对现有的航线进行彻底的规划、能够有效解决现存的问题。

  同时在车尚轮看来,发展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的立体交通才是解决航线紧张、航班延误的最佳方案。而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铁路将不低于2.3万公里,总投资不低于2.8万亿元。相信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的发展以及民航的优化改革,人们将来的出行一定会更加的方便、快捷。

编辑: 龙明洁
关键词: 厦门;航空;交通;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