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广东 “问题村”不再是问题

2017-02-09 07:13: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广东 “问题村”不再是问题

  “不出去打工了,光是网店一年就能挣近10万元。”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棉湖镇上浦村是远近闻名的“电商村”,村民李雁伟夫妻俩在淘宝上开了一家服装店。

  同样是远近闻名,3年前的上浦村却是因“上访村”“问题村”而声名在外。2013年,该村因土地承包问题曾经引发较大的群体事件。

  上浦村的改变源自广东“大抓基层”综合性系统工程。“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群众利益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说,“要树立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把基层治理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通盘考虑、统筹推进。”

  “问题”摆桌面,集体“会诊”找药方

  何锡强每天傍晚散步都忍不住去潭州会展中心工地看看。拖了几年的征地款和留用地终于落实,何锡强满脸皱纹里都嵌着笑意。

  “千年花乡”广东顺德陈村镇,在广(州)佛(山)同城的快速步伐中夹在了城市中间。一辈子靠种“年桔”为生的二龙村人就地“进了城”。

  4年前城市建设发展征了二龙村578.62亩地,村里人盘算拿点拆迁款转个行,但眼看着地长了草,征地补偿也没拿到。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广东有个统计,前些年全省信访半数以上涉农,而与土地有关的问题又占一半。陈村镇多个村居曾因此接连发生大规模集体越级上访。

  在全省进行大规模调研后,广东省委成立“广东基层治理领导小组”,3名省委常委和1名副省长任正副组长,18个与基层治理密切相关的部门负责人任小组成员。

  首先展开的是一场“大会诊”:来自信访部门的数据令人触动。三大产业中占4.7%、对GDP增长贡献率仅1.7%的农业,带来全省最多不稳定因素。

  24.64亿元征地补偿款尚未支付给被征地集体和村民;13.03万亩征地留用地没有兑现;106.4亿元被征地农民社保资金躺在社保专户;农村土地“乱占、乱卖、乱租”突出,排查出9565宗、22517亩违法用地!

  一年来,广东展开涉土地、环保、房产、劳资、金融问题专项行动;纪检部门排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线索5.8万多条;检察机关立查涉农职务犯罪案件1500多件2000多人;公安机关立查农村涉黑恶犯罪案件2.5万起。

  凭着啃硬骨头的精神,拖欠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硬是一桩一桩解决了——24.64亿元征地补偿、106.4亿元社保欠账全部发放到个人,排查发现的22517亩“三乱”违法用地全部解决,拖欠的13.03万亩留用地兑现57%。

  二龙村征地款和集体留用地问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迎刃而解。何家共拿到100多万元征地款,65岁的何锡强过上了退休生活;儿子拿征地款与人合伙办了个菜场,小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村务全公开,“三资”管理上平台

  经济发达的广东,全省集体资产总量超过4866.49亿元,居全国第一。农村资产、资源、资金“三资”管得好不好,是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大事情。

  征地款有用完的那一天,村集体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和公平分配才是村民的定心丸。二龙村被征地578亩,按规定集体留用地12%至15%,协商折算为31300平方米的首层商铺估价6亿元。村集体掌管全部集体资产,村民作为村经济社股民参与分红。

  “最有效的就是透明公开。”二龙村党委书记何弟高说。这几天二龙村在讨论30多亩鱼塘的重新投包方案,村民说,“肯定是放上平台招标。”他们说的平台,就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

  以前村里投包是暗标,大家捏个纸团丢进箩,村主任“开标”,谁承包、多少钱都不知道。去年二龙村100多亩鱼塘投包,第一次放上“三资”平台交易,村民半信半疑。摇珠那天,半个村都去围观。当场投标、当场开标,操作过程公平透明,以前1500元每亩的鱼塘,增值到每亩3500元。村民说没猫腻。

  广东各地的统计显示,集体资产通过平台交易后,平均溢价10%以上。

  两年多来,广东颁布实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清理核实农村集体资产和规范“三资”管理工作;全省地级市实现了县镇两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全覆盖。

  用了一年多时间,广东全省241415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资产清理核实工作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全省农村集体建立资产台账20.89万个,比2012年清理时多了17.78万个。基层干部群众终于摸清了自己的“家底”。

  来自信访部门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群众到省上访比去年同期下降16.3%,进京上访下降38.2%;涉土地、农村问题引发的上访分别下降21%、31%。

  党建发展齐抓,干部好作风回来了

  “来了?得闲到家里饮茶啊!”走在卢屋村的街上,村民亲热地和黄庆辉打着招呼。黄庆辉是东莞常平镇党委书记,卢屋村是他的直接联系点。

  从2014年7月率先在佛山南海试点,10月开始全省铺开,广东要求全省1600个乡镇(街道)近2万名领导干部,每周固定时间,全部进驻全省2.6万个村(社区)。这种被广东干部称为“直联制”的工作方式,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

  2014年起,广东省、市、县分期分批对现任支部书记进行培训,至少半数基层党组织书记达到大专水平。

  由博罗县司法局选派到观背村任第一书记的陈湘,两年间将一个“问题村”变成了让城里人流连忘返的“文化村”。陈湘将原因总结为三句话:自己带头干,带动村委干,大家一起干。

  听说邻近的东莞和深圳的老旧村庄改造成了文化小镇,陈湘带着村委一班人去“偷师”。回来以后先修路,村民当时抄着手看。一算账发现人工费占了大半,村委决定自己干。“修路还真是修出了民心。”陈湘惊喜地发现,等到路修好,要给村里的老墙画壁画,请的20多个画家才到村,村民家家户户早已提着灰桶在刷墙。“村民就是这样,你说上千句万句,顶不上让他们实实在在地看到变化。”

  随着广东“大抓基层”工作的深入推进,干群关系越来越亲密。在卢屋村,村民高兴地说:“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编辑: 龙明洁
关键词: 问题;问题村;三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