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2016】2016中国电影:回归理性,追求品质

2017-01-15 11:14:00来源:光明网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慧瑜

  2016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转折之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而没能像往年那样实现百分之二三十的高增长。票房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上座率不高,国产电影品质仍有待提升。但在市场不温不火的同时,也有一些亮点值得称道。一是以《湄公河行动》为代表的主旋律商业大片热映,进一步印证了正能量和娱乐性并不冲突;二是《路边野餐》《长江图》《塔洛》等风格化文艺片获得广泛关注,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清新的文化气息;三是《我们诞生在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等纪录片电影走进院线,中国电影格局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

  【中国@2016】2016中国电影:回归理性,追求品质

  例如,去年国庆档上映的《湄公河行动》,改编自2011年中国公民在湄公河遇难的真实案件,生动讲述了中国警察到境外抓捕国际毒贩的故事。大陆硬汉张涵予、香港演员彭于晏分别饰演智勇双全的警察和卧底,二者组成的“喋血双雄”,不再沿袭“神剧”里赤手空拳勇斗歹徒的套路,也不是“小米加步枪”式的游击队,而更像是被先进装备“武装到牙齿”的美式突击队员。只是与好莱坞大片中动辄保卫人类的叙事套路不同,《湄公河行动》以爱国主义为底色。这种主动出击、境外作战、为无辜受害的中国人讨还公道的积极行为,彰显了中国崛起的大国地位和国家自信。该片上映后,好评如潮,斩获11.81亿票房。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与商业大片相比,主旋律电影市场相对低迷。但《湄公河行动》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主流价值观与商业片逻辑的融洽。这启示我们,寓教于乐,需要慧心巧思。

  再如,近些年,魔幻题材成为国产大片的重要类型。2016年初上映的《美人鱼》和《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分别获得33.9亿、12亿的高票房,但品质和宣传、口碑和票房是否一致?值得深思。暑期档上映的《封神传奇》和《盗墓笔记》则暴露了中国魔幻大片的两大弱势:一是在中国现代文化内部建立一种自我与他者、人类与魔幻的对抗并不容易,因为探险、魔幻故事的内核更多地是现代理性与非理性、文明与愚昧之间的关系,往往与西方殖民史和文明史观相关;二是中国电影特技跟不上,直接影响到魔幻电影的观影效果。在这种背景下,年底公映的中美合拍魔幻大片《长城》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故事中,守卫长城的中国军队与两位西洋武士联合对抗怪兽饕餮的进攻,这样一来,长城便不再仅是中原帝国抵抗草原部落、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城墙,而是人类阻挡恶魔的屏障。中西文化虽有差异,但能达成共识、并肩作战,以人类的名义讲好故事,这对中国电影来说是一种新的文化经验。

  另外,2016年还有多部文艺片闯进商业院线,虽然市场效应有限,但极大地提升了院线电影的内在品质。这些文艺片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涉及文化传统、历史记忆的,例如《百鸟朝凤》《黑处有什么》;二是诗电影或哲理电影,例如《路边野餐》《长江图》《塔洛》;三是现实讽刺电影,例如《驴得水》《我不是潘金莲》等。从这些影片中,既可以看到大城市之外的农村、县城等偏远地区,也可以看到民间艺术的衰落、青少年的成长困惑等问题。不仅如此,有些文艺片还在表达着更新更美的中国故事。例如《长江图》,讲述了发生在长江边的两个时空交错的魔幻爱情故事,带有第六代电影的典型特征:一个丧父的孤儿,在一本神秘诗集的引领下,游览长江沿岸,体会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说。该片超越了第六代电影的视野,把个人故事与长江这一高度象征化的大空间结合起来。这种文化寻根故事,不再是80年代对中国文化的批判,而是一种新的文化认同。影片结尾处,主人公站在长江发源地青藏高原上回眸一望,出现了航拍镜头下的万里长江,一种让人振奋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除此,还有两部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黑色幽默电影值得一提,这便是《驴得水》和《我不是潘金莲》。其中,《驴得水》试图回应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两个大问题,一是知识分子能否走向民间、与工农相结合,二是知识分子对庸众的启蒙是否有效。该片无疑给出了负面回答,一方面讽刺了满口崇高理想的知识分子在金钱、权力的引诱和压迫下,沦落为蝇营狗苟的自私自利之徒;另一方面,女教师张一曼对小铜匠的启蒙、色诱,换来了被启蒙者的报复和羞辱,这也是80年代以来对知识分子是否具有独立精神的特殊想象。该片幽默中有酸楚,荒诞中见现实,被评论界誉为有态度、有思考的佳作,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喜剧电影更多的可能性、更大的发挥空间。《我不是潘金莲》则借村妇李雪莲的轴劲“现了一把官场的原形”,也顺便给各级官员上了一堂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特殊党课。这种对官场隐秘生活的窥视,与其说是导演冯小刚借主人公李雪莲的柔弱之躯来批判权力,不如说显示了冯小刚及“顽主”一代对革命年代反官僚主义传统的继承。

  【中国@2016】2016中国电影:回归理性,追求品质

  最后,2016年底还有两部纪录片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和《生门》同时公映,给疲软的中国电影带来了新的色彩。其中,《我在故宫修文物》由同名电视纪录片重新剪辑而成,主要有以下两个看点:一是揭开了陈列在玻璃窗后面的罕见珍贵文物的神秘面纱,二是细致入微地讲述、展现了文物修复师们的工作故事和生活状态。片中,热爱文物事业的年轻大学生在师傅手把手的指点下认真学艺,享受着单调工作背后的深层乐趣,引起了观众对生活方式、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静谧、安详不同,医疗题材纪录片《生门》表现了产科医生与命悬一线的产妇之间患难与共的人间真情。镜头不时投过窗口拍摄外面生生不息的长江,让观众在感受到“生门”之惊心动魄的同时,理解医生的敬业和母亲的伟大。

  诸如此类。不难看出,2016年中国电影有了让人欣慰的新气象。虽然票房增速放缓,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回归理性的趋势,其实是一件好事。它充分说明,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观众不会轻易被华而不实的宣传所忽悠,而更在意并开始深入思考领会电影的艺术品质、文化含量和思想意义。票房压力,完全可以转化为动力,促使业界更加注重修炼内功、提升品质。另外,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市场过于迎合和依赖青少年消费者,容易导致内容的幼稚化、风格的低龄化。随着多功能院线、数字银幕等硬件的提升,有望吸引更多中老年观众走进院线,倒逼生产更多内容精良、寓意深刻的严肃主题电影,真正实现中国电影市场的百花齐放。(张慧瑜)

编辑: 王文伟
关键词: 中国电影;生门;长江图;文明史观;彭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