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热点评论

博士生返乡“迷茫”可能站得不够高

2015-02-27 09:26:00  来源:央广网  说两句  分享到:

  春节期间,《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以下简称之为“返乡”)一文被热转,许多人的评价是“感同身受”。

  综观全文,“返乡”记录一个农村大学生返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正如文中所言:“其实真的没有刻意去观察,但是很多事情却不停地往你心里撞,也就有了很多感受。”作者亲历的“返乡”是感性、直观和生动的,因此易于调动读者的记忆、情绪和情感,引起共鸣。

  从形式上看“返乡”有两个视角:求学游子的返乡所见,穿插对儿时农村的回忆。与此相应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曾生活过的并经过岁月洗礼的可亲乡村,一个与现实对照并理应与其不同的理想乡村。因此,“返乡”中的乡村既是一个背景,又是一个舞台,见闻和回忆交织冲撞,引发作者的种种纠结缠绕又五味杂陈的感受。

  乡情淡了,老一辈联系的基础在年轻人眼里已经无足轻重。

  团聚少了,农村基本是个人自治。

  压力重了,农家面临着娶妻、住房和买车的负担。

  打工赚了,在外务工成员多的家庭较为殷实。

  读书难了,供孩子读书难,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和生活难……

  读者的情绪随着“返乡”的脚步起伏:有惆怅,有不甘;有期盼,也有无奈。但是,透过这些表象,“返乡”恰恰反映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的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沧桑巨变:一大批农民正在或将要离开土地,搬进城镇,过上全新的市民生活。这种历史性巨变不仅历朝历代不能出现,就是建国后的土地改革、联产承包都不能与之相比。

  正如我们阅读《暴风骤雨》、《平凡的世界》等作品时,能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情愫一样,“返乡”反映的正是特定乡村经历着的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变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现象。当然,对群体而言转变中有阵痛,对个体而成长后有烦恼。

  比如,“返乡”反映乡情淡了,农民团聚少了,与儿时伙伴的关系疏远了。因为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耕作不必再像以前那样依靠协作与互助,外出务工的人更需要独立处理各自的问题。而且,现在农村的社会化服务程度已经相对提高,遇到婚丧之事可以雇用到的服务团体。总之,过去农耕经济的协作基础不复存在,与之相应的农民的关系自然随之而变(请想想城市居民对门不相往来的现状)。

  打工赚钱,城里一套房农村一套房,反映城市对农村的吸引和拉动。虽然“返乡”没有谈到地由谁来种的问题,但可以预见的是,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短暂回乡都选择住城里,土地势必向合作社或种粮大户手里集中。

  至于知识无力,不过是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一种高雅追忆。试想,过去一个村能考上一个大学生(包括参军)之所以能引起轰动,因为绝大多数乡亲无法逃离田园,只能艳羡学子从此不再土里刨食,过上一种他们想象不出的新生活。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城乡一体进程的加快,农家娃有更多的选择,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不是知识无力,而是所有农村娃的选择机会增多或均等。(至于怎样扶助农村孩子完成学业、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如何获得同样的竞争机会,那是另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当然是全社会应该追求并理应尽早实现的目标。)

  农民告别土地不容易,搬出祖屋、扔掉坛坛罐罐更难,这个过程很缓慢,期间难免经历反复或波折,但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必须经历的。如果站在推进城镇化的高度,“返乡”见闻相同,但感受迥异。(央广评论员张静)

编辑:李逢静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