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热点评论

城管如何成了万人嫌

2014-05-04 14:48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五一那晚,去小区附近超市购物,超市前照常一列地摊儿铺开,叫卖首饰、玩具、水果等,提供手机贴膜等服务,煞是热闹;商贩贴补家用,市民拾遗补缺。忽地,小贩们像是被马蜂蛰过,卷起铺布就开跑。回头望,有两辆城管小卡车滚滚而来,边开边广播,并不停车。过一会儿,有人喊“鬼子走了”,地摊小市再度开张。

  人们对城管执法的诟病之一是欺软怕硬,选择性执法。其引发的社会冲突和矛盾由来已久。此起彼伏的暴力执法和抗暴事件,引起民众反感以及对流动商贩的同情。城管的汉语拼音“chengguan”甚至由于城管因暴力执法等而提升的“知名度”成了英语单词的新外来语,也成了“暴力”的同义词(据维基百科)。

  城管是怎样成了万人嫌的呢?这跟城市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监督制衡有关。因部门间争利扯皮,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即城管)并无所谓制度优势,经常是各部门将管不好、不好管的、面对低层弱势群体的事务交予城管,如街头游商(有店面的归工商管理部门)、违章建筑(有执照的归规划部门)等等,而较易规范的则留给自己。而相应的法律不完善,城管为完成工作任务,加之自身素质欠缺,往往施以暴力执法,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焦点。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个城市也总得有些规范、秩序才像样。但城市规管,是为管而管呢,还要不要虑及低层市民生计以及方便市民生活;城管执法跟市民生活的相处之道不能不再三思量。正好读到一篇讲宋代城管与商贩相处之道的文章。作家赵炎在《上海观察》写到:武大郎沿街卖烧饼,怎么没有遇到城管找麻烦?王婆开茶铺,为何不在门口空地架几把遮阳伞、多摆几张桌子?答案怕是只有一个,宋代清河县政府的管理搞得不错,商贩知法守法,与城管的关系也算和谐。

  宋律(《宋刑统》)经修订增补规定,违章搭建、占道经营及污染环境的,不但违者要挨打,连“城管队长”也要跟着一起挨打。但这并没有驱使城管人员暴力执法,因为实施刚柔并济的管理,成为政府与百姓共创和谐社会、相安无事之道。反之,武大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武大郎是流动摊贩,若当街卖烧饼,影响车辆与行人通行,城管焉能不管不顾”?(吴新伟)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刘梦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