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2月15日消息(记者周羽 通讯员冯建奎)12月14日,记者从全省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暨“三旧”改造工作现场会上获悉,2008年至2020年11月底,全省累计实施“三旧”改造91.24万亩,节约土地22.39万亩。

  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87万亿元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已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87万亿元,约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5%。其中,2017年至2019年、2020年1至11月底,全省投入改造资金分别为6094亿元、2074亿元。通过实施连片改造而形成的工业、商住、文旅、生态等集聚区,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在优化用地结构,推动产业转型方面,全省通过改造共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4876个,占改造项目总数的54.46%,投资超亿元项目1589个。其中,2017年至2019年、2020年1至11月底,分别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1429个、417个,占改造项目总数的50%、39.41%,投资超亿元项目分别为747个、259个,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腾出了用地空间。

  通过“三旧”改造,还为全省提供了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事业项目及公共绿地等用地11.41万亩。其中,2017年至2019年、2020年1至11月底,通过改造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事业项目及公共绿地等用地分别为2.2万亩、7496亩,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促进了宜居城乡建设。

  在实施“三旧”改造过程中,还改变了农村村容村貌,完善了基础设施,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截至11月底,全省已累计完成旧村庄改造面积20万亩,实施改造后村集体收入约为改造前的3.3倍。其中,2017年至2019年、2020年1至11月底,完成旧村庄改造面积分别为8.4万亩、3.18万亩。

  以“工改工”为主攻方向,打好规划用地“组合拳”

  据悉,接下来广东将以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为契机,将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作为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与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衔接,明确升级改造方向,全面落实升级改造所需建设用地规模,按照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的标准,确定功能分区、开发强度、配套设施、空间环境等控制要求。

  同时,鼓励各地合理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和预留区,严禁划入控制线的工业用地转为商业、居住等经营性用途,防止房地产化。预判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需求,合理确定战略预留区,为未来产业升级换代预留弹性空间。

  缩小“工改商”“工改居”与“工改工”项目收益差

  会议提出,要抓紧完善补偿安置操作办法,制定相对统一的拆迁补偿标准,推动同一区域内补偿标准均衡稳定,减少不合理的补偿安置成本支出,降低改造成本。尽快制定省“三旧”改造指导意见的实施细则,明确集体和国有土地混合改造、置换改造等具体操作办法,科学调节不同类型项目收益,缩小“工改商”“工改居”与“工改工”项目的收益差,促进各类项目均衡推进。

  “要加大模式创新,认真借鉴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经验,既要学其形,更要学其神。”广东要求各地针对各类改造项目的特点和症结,用足用活省市“三旧”改造政策,实施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以点带面推进改造升级,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和成功范例。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要继续深入推进规划用地改革,优化详细规划审批流程,做好委托下放审批权的服务和指导工作。

  村镇工业集聚区要加强平台载体优化和产业导入

  记者还了解到,广东村级工业园改造将突出珠三角核心区产业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根据企业、产业实际情况,各地还将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指导一部分企业就地技改转型升级,指导另一部分企业将整体或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解决好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据介绍,接下来广东将扎实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攻坚战,争取尽快出台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战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土地盘整、产业再造、环境提升、安全达标等四项工作任务,建立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长效机制,确保实现改造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