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11月5日消息(记者刘涛)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四川省从2017年开始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各项改革工作进展顺利,41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资产清理、权属确认和数据上报,150299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改革,确认成员4027万人,通过全国系统登记赋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33822个,量化集体资产845.4亿元。

  在2015年试点基础上,2017年9月四川省下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从2017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以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主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四川省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改革推进,形成省市县三级共抓改革的工作格局,泸州、遂宁、巴中等市还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在《实施意见》基础上,四川省先后出台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清产核资办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实施意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清产核资验收办法、股权证示范文本等改革配套文件,明确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具体要求,提供相关范本,指导各地开展相关工作。

  同时,四川省强化试点示范,省级层面分四批梯次确定改革试点县130个。通过试点,为全省面上改革探索了路径、创造了经验。按照国家批复方案,2020年全省覆盖面扩大到所有县(市、区)的涉农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并于2021年10月底完成改革。

  目前,各项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改革领导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配套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建立组织、完善制度等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廖蔚介绍,通过试点,四川省明确了改革路径,摸清了集体家底,确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取得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的路径,形成特色产业型、服务经济型、物业经济型、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盘活撤并村闲置资产型、资本营运型、多村联营发展型、新业态发展型等多种发展模式,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2019年末,全省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130.38亿元。

  目前,四川省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治理机制和管理运行等关键问题开展立法调研,为出台《四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