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1月3日消息(记者周洪)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2020原创主题展示活动“听·见万物”11月3日起在B1临展厅免费对游客开放。作为上海自然博物馆分众教育的一部分,该展示活动基于“听·见万物——2020年我的自然百宝箱”公民科学项目,将馆外公众与自然科学家联动的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现。展示内容以上海地区野生动物摄影作品为主,辅以上海典型生境的沙盘模型及动物标本,通过多种手段把隐藏在城市系统中的野生动物呈现出来,让人们在展厅中感受上海大都市中的自然野趣,共同关注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你我身边的野生动物生灵。活动由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指导、上海自然博物馆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等11家单位合作支持。

  整个展示分为“上海野生动物”、“上海代表生境”沙盘、“公众自然故事”、“互动留言区”4部分组成,将55张上海典型野生动物摄影、4个上海自然场景沙盘模型、24段公众自然故事、1组公民科学家项目记录、3篇科学家观察报告、357个参与者姓名,以集中展示的方式呈现。在有限的空间中,体现城市与自然的相辅相成,将大都市中野生动物精灵和典型的自然生境以照片和沙盘的方式呈现在展览中,突出展示生活在都市中的普通公众可以“听·见”的自然万物。

  “上海野生动物”主题区展示的是上海最常见的野生动物类群,包括环绕在你我身边低调鸣唱的虫、受到城市化影响而日渐稀少的蛙、早上叫醒你的鸟,还有那些栖身在草丛或树木上的壁虎、松鼠等隐秘生灵。它们都是大都市中生活在你我身边野生动物,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观众去关注和保护,欣赏它们的风采。

  “上海代表生境”沙盘主题区是上海最典型的生态环境缩影,依托宽广的农田、山丘、公园、湿地等上海代表性的生境,设计出逼真的小型自然场景,配合野生动物在其间的出没,使展览作品中的科学与艺术融合,让观众在小场地中,体验广阔的自然生态。

  “公众自然故事”主题区,不仅精选了公众通过“听见万物”小程序上传的自然故事,还将公民科学家参与科学研究项目的日常故事以及科学家的观察报告也一并展示给观众。项目参与者们是展示活动内容的提供者,也是展览的体验者,同时又是创造者和诠释者。上海自然博物馆希望通过“公民科学”的新形式,搭建公众与科学研究之间的桥梁,只要有热情与爱,你也能成为公众科学家。

  2020“听·见万物——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在8月15日正式启动,是继去年“夜听虫吟”活动后,上海自然博物馆发起的又一城市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与记录的公民科学项目。“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一项品牌教育活动,旨在鼓励公众走进自然、记录自然、收藏自然。自2016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5年,活动围绕四季、沪语讲自然、万物家园、夜听虫吟等主题展开,形式丰富多样,共有超过十万名观众参与。未来,活动持续陪伴热爱自然的市民朋友,让更多人有机会在家门口尝试开展有趣的自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