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9月12日消息(记者杨煜 通讯员蓝芳 吴军辉)9月11日,“远天凝伫 弱德之美”叶嘉莹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举行。来自电影界、文化界、艺术界的知名专家与高校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掬水月在手》这部文学纪录影片进行主题研讨。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天津市文联主席陈洪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叶嘉莹先生与南开大学的深厚渊源,并分享了他对“弱德之美”的感悟。他说,叶嘉莹先生集多种身份于一身,却尤为看重“教师”这一身份,多年来她以一种使徒般的执着与奉献坚持要把中华诗教传承下去,她身体力行,用诗一样的语言,播撒薪火。她提出的“弱德之美”,出自文学理论,却兼具历史性与文化性,来自于根植在她骨髓里的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于她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与生命感悟。“叶先生就是一首诗!”

  研讨会现场(央广网发 南开大学供图)

  “影片准确细腻地记录了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并始终贯穿着叶先生与故乡故土的关系。这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国家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这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爱国主义和树立文化自信、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具有意义与价值。

  “你不能将诗词与她的生命做拆解,诗在她的生命里,她的生命在书写的诗词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表示,影片的创作者试图寻找一种语言,一种句式的、视听组合的电影化的结构形态来进行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表达。坐在银幕下,能够强烈感受到叶先生经历的种种磨难,看到她对生命的体认与接受,这种彻悟也成就了她的诗意人生。“这种彻悟不是放弃,出世与入世不是二象,因此她才能够在洞察这些后,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人。期待电影上映,观众的观影会把这些带向新的可能。”

  活动当天,电影出品人毛继鸿、廖美立也作为电影主创来到现场,他们介绍了影片的创作过程与制作推广情况,并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据悉,《掬水月在手》是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影片通过记录叶嘉莹坎坷而非凡的一生,弘扬中国诗词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该片已定档今年10月16日即南开大学建校101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全球公映,借以献礼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