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昌吉9月2日消息(记者吴卓胜 通讯员朱丽君)八月以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大量果蔬集中上市,当地强化产销对接,畅通销售渠道,保障群众的“菜篮子”“果盘子”,守住种植户的“钱袋子”。

  这两天,阜康市九运街镇新天业种植合作社的600多亩西红柿集中成熟,每天采摘量超过10吨。合作社负责人王兴全说,西红柿的保鲜期较短,为避免农户销售困难,九运街镇政府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销售信息,吸引来了客商,解决了合作社的大问题。王兴全说:“通过微信平台还有农业销售平台,帮助我们扩大销售,每天把采摘的西红柿都能销售出去,我们农民心里非常高兴。”

  及时周到的产销服务信息在帮助菜农的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的原料供应。新疆高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尤创业说:“让我们节省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采购这些物资,助我们企业正常顺利生产。”

  阜康市九运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强说,全镇今年种植各类果蔬2000多亩,日产量达30多吨,8月以来,镇、村多渠道搭建助农销售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联系订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李强说:“形成了产供销运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了镇域内农产品自产自销、自给自足,并向全市延伸,这样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把东西卖出去。”

  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照壁山乡蔬菜大棚基地里,村民们正将一筐筐西红柿、辣椒等应季蔬菜打包、称重、装车,准备送往预订的客商手中。当地协调联系县城各菜店超市达成供货协议,每天组织人员下地收菜、上门送菜。木垒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干部阿依沙拉介绍,目前,木垒县4家企业和十几家蔬菜超市参与到直销当中,当地各类蔬菜基本都能实现日采日销:“保障大家的‘菜篮子’,守好他们的‘钱袋子’,看到老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西瓜种植大户褚付义最近也有了好消息,他种植的1000多亩西瓜不但有了销路,还卖上了好价钱。褚付义说:“园区领导为我们协调瓜的销售问题,最主要的是车辆问题,帮助我们协调工人,我们也有信心把西瓜销到全国各地。”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新农业发展局副局长王明鹏告诉记者,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园区调动了150多辆运输车辆,设立了车辆服务点,提前报备登记,点对点接车,园区种植的13万亩、60多万吨西瓜,除销往乌昌地区外,还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王明鹏:“安排专人接送拉瓜车辆,瓜农遇到的问题我们能够及时地解决,保障西瓜能够正常销售。”